郑晓川 发表于 2012-6-5 12:15:37

转个所谓成功学的帖子玩玩

<p style="text-indent:2em">《你还在被“陈安之”们忽悠吗》,近日,某网站首页推出的新话题可谓劲爆,直指热闹非凡的成功学,“粉墨登场”、“大肆捞钱”、“很搞笑”云云,引发热议。</p><p style="text-indent:2em">不否认,“成功学”已成大众的致幻剂,在“不发财,不成功”的蛊惑下,推动市侩哲学,助长投机心理,确实不利于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p><p style="text-indent:2em">然而,不应夸大“成功学”的害处,它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绝非几个人欺骗所能成就,而是在我们的文化与精神生活中,确实存有空洞,不得不靠功利主义来填补。</p><p style="text-indent:2em">功利主义的勃兴,不能让商家负全责,在我们的教育、治理、系统中,乃至对历史的解读、对文化的涵养、对问题的认知中,随处可见功利主义的影子,“有用即真理”甚至已贯彻到生活的许多细节中,当工具理性大大凌驾于价值理性时,“成功学”怎能不勃兴?</p><p style="text-indent:2em">事实上,“成功学”并不是问题,世界各国均引为显学,问题在于,它不应畸形膨胀,不能成为解释一切的根本,更不能走向反智,而这,只能靠社会的多元化来折冲,不能过甚其辞,用骗钱、丑闻之类左右众意。</p><p style="text-indent:2em">多元化,就要改变一元思维,这需要漫长的学习与调试。遗憾的是,在批评成功学的背后,分明看到这样一种霸权,即一切以常识为旨归,只要不同意,便指对方为骗子、脑残、虚伪,潜台词是,世界上存在唯一正确的尺度,只要不符合这个尺度,就理应接受批判,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p><p style="text-indent:2em">从“存天理,灭人欲”,到“砸烂孔家店”,再到“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类似的偏执实在延续了很多年,背后都是用决定论乃至独断论来支撑。如此弘扬常识,只能适得其反。</p><p style="text-indent:2em">首先,现代科技越来越深入,专业知识与人们的经验常识距离越来越远;其次,常识也是不断在进步的,清代“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是最大的常识,难道就是正确的吗?</p><p style="text-indent:2em">面对“成功学”的泛滥,我们内心再不赞成,也应坚守公道,即使是常识,也不要绝对化,否则,社会空间将越来越小,真正的责任主体反而无法约束,结果就会落入“大事无人过问,小事上纲上线”的悖论中。</p>

郑晓川 发表于 2012-6-5 12:18:54

<p>被国人造假与异化的“成功学”</p><div class="hd"><h1>有一种毒药叫成功</h1><div class="titBar"><div class="Line"></div>2500年前中国古书《晏子春秋》里,有一个疑似现代“成功学”的故事。一个名叫梁丘的人佩服晏子的聪明和学识,对晏子说:“我恐怕到死也赶不上先生您了”。晏子立刻不失时机地给梁丘上了一堂成功学的速成课。晏子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能够做成,不倦前行的人常常能够到达目的地。</div></div><div class="bd"><div id="Cnt-Main-Article-QQ"><p style="text-indent:2em">晏子的这个“成功学”经验,首先没有确定成功的绝对目标,没有现代人那么庸俗的数字化成功游戏。“为者”可以“为”各种事,“行者”可以“行”各条路。如果你和成功者一样做,完全有可能超过成功者。这番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也许你在“为”别的事,“行”别的路,也许在那些地方,我并不如你。因此,晏子“成功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没有歧视“不成功者”。在这里不成功,也许在那里成功。晏子“成功学”的第三个特点是,没有绝对打包票,一定会成功,只是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而已。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有点滑头,“常”是指多少百分比?50%?80%?现代成功学课堂上,会找出一堆成功案例,现身说法,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分百成功的幻觉中。但是,晏子的“成功学”,简单而丰富,那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智慧。</p><p style="text-indent:2em">“成功学”近年来似乎在社会上很流行。“成功学”来自于美国,被划入“励志”类范畴。实际上美国的“成功学”脱胎于教会,成功学讲师以神父、牧师的姿态,搬弄着似是而非、永远正确的圆滑真理,再加一点微小的细节,将针尖大的事情放大成普世真理,以彰显微言大义的精髓。最狡猾的手段是,学员们日后成功,那当然是听课的结果;学员们未来不成功,那是没有认真听、没有认真实践的结果。成功的人只有一个:赚大钱的成功学讲师。</p><p style="text-indent:2em">为何美国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如此渴望成功?弄得今天的中国人也同样对“成功”无限向往?有专家说,现代社会因为过度的自由,使人无依无靠。弗洛姆曾经说,现代人总渴望“逃避自由”,成功便成为一种新的精神鸦片,为空虚盲目的人生涂抹一点虚假的意义。</p><p style="text-indent:2em">什么是成功?它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现代商业社会,把成功具体化了:月入多少多少万,30岁时有车有房等等,有很多数字指标堆砌出了成功范本。现代商业社会,主动的和被逼的发财狂热,使得人们很少再有其他渴望,成功学则将这种渴望变成梦幻般的希望。这一点点仅存的渴望,填充着物质享受的内在,披挂着物质享受的外衣,在没有希望的生命中,膨胀成全部的天空。</p><p style="text-indent:2em">在成功学那里,人生如此简单,只有成功和失败。它宣称,受到“成功学”教育的人,都能够成功,如同信奉上帝的人都能得救。如果我们把成功理解为丰富多样的含义,也许可以接受“人人都成功”的说法。但是,当今成功学的成功标准单纯而明确,简单粗暴到不容置疑,那么,这个社会上还会有多少人成功?如果把不成功的失败者比喻为流行感冒患者,那么,成功的法宝是可以大批复制、生产的感冒药吗?</p><p style="text-indent:2em">宗教里的人人平等,化作人人成功;宗教里的灵魂导师,化身成为妙手厨师,做出秘制的“心灵鸡汤”;宗教里的善恶对立,化作成功与失败的不共戴天、势不两立、有我没他。同时还化作现实社会中自由与专制、民主与独裁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观念往往把一个政治或学术符号变成现实中绝对化的道德判断。运用到“成功学”上,成功便永远正确,不成功便永远错误,人生仿佛有一种罪名就叫“不成功”,就叫失败。世界如果真的如此简单,大概只需要幼儿园老师就够了。</p><p style="text-indent:2em">为了成功,人们得了成功强迫症,真的交出了自己的自由。也许还自我解嘲说:奋斗的道路上肯定是不自由的,等我成功了,我就自由了。所以,为了追求成功,人变成了机器和奴隶。传销是最典型的成功梦想,宗教狂热包裹着虚情假意,为非理性的发财梦想而忍受失去自由的过程,只为了一个快速成功的画饼。这是一个奇特的怪圈:有了钱才能自由,为了获得钱,可以放弃自由。成功,已经把人变成他的奴隶。</p><p style="text-indent:2em">但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如果最终没有成功,是否可以算用生命验证“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迈?但是,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可不可以不要那种趋之若鹜的单一成功?面对商业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成功榜样,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变成人”!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不成功的权力?</p><p style="text-indent:2em">人们说现代社会有三种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成功。其实只有一种毒药,就是成功。另外两种毒药都是成功这种毒药的变种。只要中了成功的毒,必然也会中另外两种毒。对于渴望成功的人,只要获得了成功,消费和性欲就不再是问题。所以,成功是毒素最高的现代毒药。</p><p style="text-indent:2em">成功是多样的,成功不是唯一的目的。而现代社会把成功变成唯一的目的,唯一的标准。如果有谁中了现代社会“成功”的毒,就会像瘾君子一样,难以摆脱。</p></div></div>

郑晓川 发表于 2012-6-5 12:20:05

<div class="hd"><h1>弄虚作假!还热销!谁来管?</h1><div class="titBar"><div class="Line"></div>站在全国最大的书店———北京图书大厦一层畅销书展示区,和成千上万的读者一样,我也被各种花花绿绿、印刷精美的图书所吸引,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里更多引起我注意则是一些封面上的宣传:《怎样给猎狗分骨头》(How To Assign Bones To Hunting Dogs)竟被“全世界1000多万家报刊媒体和网站转载过”?这 </div></div><div class="bd"><div id="Cnt-Main-Article-QQ"><p style="text-indent:2em">本书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写的? </p><p style="text-indent:2em">一本由名叫奥里森的中国人所著的《拒绝借口》首次出版就已经被列为“美国海、陆、空三军指定用书”? </p><p style="text-indent:2em">翻译、编译的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一本又一本,卡耐基写过这些书吗?他的书都过了版权保护期了吗?能随便翻译出版吗? </p><p style="text-indent:2em">一部《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于2003年才在中国出版了全球第一个版本,如何能于2002年就在美国狂销500万册? </p><p style="text-indent:2em">…… </p><p style="text-indent:2em">我不禁迷惑。设想一下,如果人们去超市买包方便面,结果发现方便面袋上都打着“最美味最营养的方便面”、“全球最畅销的方便面”,还有世界各国众多英豪的强力推荐:“这是一包非吃不可的方便面”、“值得推荐给每一个家庭”等等,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会反应强烈地向工商部门、新闻媒体投诉,可是,同样是商品,方便面换成了图书,就可以大模大样地摆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层正厅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吸引购书人。 </p><p style="text-indent:2em">是人们对此已经熟视无睹了,还是有关部门并未注意到这一现象? </p><p style="text-indent:2em">显然,图书封面的虚假包装、内容的胡编乱造现象正在愈演愈烈。 </p><p style="text-indent:2em">图书的四大虚假问题 </p><p style="text-indent:2em">经济管理类图书和励志类图书是目前市场上的两大流行色,品种多,卖得火,问题也最突出。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一层摆放畅销书和重点书的黄金地段选取了50种书,另从当当网上选取了部分图书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p><p style="text-indent:2em">1、图书推荐者存疑 </p><p style="text-indent:2em">在这些书的封面封底或向内折叠的勒口上,都列有一串知名人士或《纽约时报》之类的书评,真的有人对它们作过这些不可思议的高度评价吗? </p><p style="text-indent:2em">《给管理者的忠告》(费尔森著)上:“这些年读过许多管理方面的书,但像这本从细微处给人以提醒和倡导的书还是第一次看到。———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 </p><p style="text-indent:2em">《拒绝借口》(奥里森著)上:“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个人。———《华盛顿邮报》” </p><p style="text-indent:2em">《狼性》(劳伦兹编著)上:“一本所有总裁的必读书!———路易斯安那州医院联合会主席鲍勃?默克尔” </p><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人著(编著)的中文书在第1版第1次印刷时就打上了这些评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评论者是在图书出版前看了原稿或校样并有论断。当记者就此提问时,几乎所有被采访到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的回答都大同小异:这些书评并非针对本书而言;编著者在写书或编书过程中,曾引用、改编或参考了某本书或一堆书;这些被参考的书可能曾得过这样的评论。 </p><p style="text-indent:2em">只有一个例外。记者费了很大周折与《如何快速自动高效的完成任务———这些事,不用老板吩咐》一书的市场运作人隋先生通上电话时,他说“这个 封底的书评 是真的”。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的评价:“这是一本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它应当像员工手册一样,分发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纽约时报书评》”。当然,隋先生却未能提供相关的证明或线索。 </p><p style="text-indent:2em">记者在《有效执行》一书上看到一段作者专为中国人所写的书评:“对于中国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来说,本书为他们的商业实践提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如何以本书的理念使他们的商业实践活动达到世界级的水准。———拉博?斯兰迪寄语中国读者”。 </p><p style="text-indent:2em">“世界上最完美的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最佳培训读本”、“全球最佳畅销书”,还有上了这排行榜那销售榜的,这种面上贴金的书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p><p style="text-indent:2em">《拒绝借口》在1版1次印刷时就打上了这样的文字:“通用电气等80余家跨国公司用以激励、培训员工的书”,而且是“美国陆、海、空三军指定用书”! </p><p style="text-indent:2em">《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封面上说它是“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美国军队官兵人手一册的书”。 </p><p style="text-indent:2em">《有效执行》封面上言称本书“2003年亚马逊商业图书排行榜第一名”,同时标明了该书英文书名:EFFECTIVEEXECUTION,记者却没能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书名相同的书,国外图书市场分析人士刘江先生说:“凡美国近年出版的书一般都能在这里找到。一本书若上了2003年排行榜,绝对不可能查不到。” </p><p style="text-indent:2em">2、作者身份存疑 </p><p style="text-indent:2em">《给管理者的忠告》的作者署名费尔森,《拒绝借口》的作者署名奥里森,《狼性》的作者署名劳伦兹。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拥有这些很“洋气”的名字的人其实都是中国人。当记者要求采访“著名职业培训专家”奥里森时,该书责编称自己不认识这位作者,书稿是通过一位黄先生转来的。黄先生则说奥里森现居国外,可以试试联络,此后便无音信。 </p><p style="text-indent:2em">《决不找借口》中介绍,其作者 美 艾瑞斯?亚罗(AlexArnold)“毕业于西点军校……退伍后担任美国柏通公司副总裁”。这位“目前与妻子爱伦住在旧金山郊区”的亚罗先生至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数本书籍获得空前成功云云。可是记者在亚马逊网站上没有找到AlexArnold这位空前成功的作者的大名,也没找到名为“NoExcuse”的书。 </p><p style="text-indent:2em">《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一书2003年2月印发第一版,2004年6月第18次印刷,累计印量5万册。记者同样没有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这位被称作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的 美 乔治?戴维森(JordgeDiavision)。 </p><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该书封面照片中这位打着领带面带微笑的中年男子究竟是何方人士?这部“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朱莉?安娜”的《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到底是谁写的呢? </p><p style="text-indent:2em">两位责任编辑都说该书不用引进版权,因为它是由戴维森先生通过译者———北京服装学院一位学经管的叫文岗的学生直接投稿出版的,只有中文版没有英文版。记者根据责编提供的手机号码与文岗联络,对方说“我知道有文岗这么个人,不过他不是我”,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p><p style="text-indent:2em">《态度决定一切》的封面上有这样的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亿册”,“人生价值世界第一畅销书”。关于书的作者,封面上是:罗曼?V?皮尔,在版编目数据上是:皮尔著,随易译,版权页上是:罗曼?V?文森特。作者究竟是谁?书上没有他的英文名,书名也没有英文原名,实在是无从查找。《怎样给猎狗分骨头》(HowToAssignBonesToHuntingDogs)自称被“全世界1000多万家报刊媒体和网站转载过”、“与斯宾塞先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可堪称为最伟大的两部管理寓言”、“管理大师最新力作”。该书上没有作者原名。难道这部书是管理学大师PeterDrucker的“最新力作”?但是该人的29本著作中从未有过这么一本。 </p><p style="text-indent:2em">不少“影响很大”的书封面上都写着美国人著,但是根据上面所标注的“原版英文书名”查找,却未能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这些书,如“ExecutiveAbility”、“HandbookForTheExecution”、“NoExcuse!”等。 </p><p style="text-indent:2em">3、图书销量存疑 </p><p style="text-indent:2em">“仅在美国,《有效执行》出版后4个月内销售了1,000,000册”; </p><p style="text-indent:2em">《人性的弱点全集》封面上赫然写着:“继《圣经》之后的第二大畅销书”、“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p><p style="text-indent:2em">《决不找借口》1版1次印刷版里夹着一张书签称“上市1月即突破50,000大关”。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该书至今没有重印,而版权页“印数”上写着印量是10000册。只印了1万册,为何能上市一个月就销出5万册呢?该出版社发行部刘女士回答说书上“印数”是不准确的。“说了5万册就一定会有5万册。” </p><p style="text-indent:2em">《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一书2003年2月第一版。封面上却写着“美国《金融时报》金榜畅销书”(注:《金融时报》是英国报纸),而封面勒口上更有这样的内容:本书被美国《福布斯》杂志称为“空前的巨著,伟大的奇迹……自2002年4月在美国出版以来,销售量已突破500万册”。该书责任编辑李女士就此对记者的解释是“把关没把严,这是一个漏洞”。 </p><p style="text-indent:2em">4、版权授权状况存疑 </p><p style="text-indent:2em">市场上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许多这样的书:某国某人(通常是美国人)著,某某人(当然是中国人)编写、编著、编译,没有版权信息,没有图权字号。那么,这些被编写、被摘用的原著(包括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都过了版权保护期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书,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都有本文提到的问题,但出现问题的比例高得惊人。其内容的含金量读者自然一时难作判断,倒是有一些编辑坦率承认书中不少内容都是作者东抄西摘编排拼凑出来的。 </p><p style="text-indent:2em">现在注着“卡耐基著”的书也比比皆是,在当当网等网站上搜索一下,也能非常容易地找到许多,其中版本最多的就是《人性的弱点》。这些写着卡耐基原著的书往往都另有编译者,几乎都没有原著的版权信息。封面上闪烁着卡氏那迷人的笑容。一部《人性的弱点全集》封面写着卡耐基著,书的《后记》却是一篇眼下最时兴的《没有任何借口》,在该书的“前言”,这位名叫华森的编译者还细述了自己如何因为阅读了卡耐基的书而由一位普通女士变成一个成功人士的故事。一部32开242页的《赢在人性》(英文书名“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Others”)自称是“《人性的弱点》与《人性的优点》全译本”。 </p><p style="text-indent:2em">那么卡耐基真是一棵无需本钱的摇钱树吗?他的作品可以随便拿来编译吗? </p><p style="text-indent:2em">本报特约记者、IT专家刘天北先生说:据我所知,卡耐基根本没写过《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这样的书,所以也就谈不上“全译本”。以“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Others”为书名的书,卡耐基也没写过。这是出版商的取巧,事实上他写过一本叫“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的书。英文版袖珍本(大概是16cmx11cm),一共304页。对比两书目录,可以发现《赢在人性》的内容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与其他几本书的拼盘(其中“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的内容也没有完全用上)。根据美国版权法,1978年1月1日以前的作品,版权在首次出版75年后中止,或者在作品创作100年后中止,两项中取先到期者。另根据《伯尔尼公约》规定,两国版权交易按照作品所属国法律,除非有特别法律依据。“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一书首次出版于1937年,所以目前版权期限仍未到。 </p><p style="text-indent:2em">北京市版权局版权保护中心登记处王先生说,版权局要求外版引进图书都要进行登记备案,图权字号应该刊登在书上。另外,这里还牵涉到一个版权转移和版税的付费问题。在向国外作者、出版社支付版税稿费时,银行方面会要求出示有关版权注册的证书。但是,记者发现,许多从作者、书名到内容都让人以为是外国人著的图书都没有做版权登记。一问出版社,说是编著的书,不用引进。 </p><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一本书甚至在“致谢”中这样说:“一本好书的诞生总会融入许多人的智慧与劳动,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紧、资料较广,有少量资料和图片未能和版权人取得联系,敬请谅解!如您对此有任何的质疑,请与编者联系。”这就等于更直接地明说,不管版权不版权,我先用了再说,你要发现被用了,再来找我解决吧。</p></div></div>

郑晓川 发表于 2012-6-5 12:21:44

<div class="hd"><div class="hd"><h1>成功焦虑症,功利主义下的时代病</h1><div class="titBar"><div class="info"><span class="pubTime">2010年03月11日22:41</span><span class="infoCol"><span class="where"><a href="http://www.china.com.cn/" target="_blank">中国网</a></span></span><span class="infoComm"><a id="cmt_1" href="http://comment5.view.qq.com/comment.htm?site=view&amp;id=31840609" target="_blank">我要评论<span class="num">(<em id="comNum">55</em>)</span></a></span> </div><div class="fontSize">字号:<span id="fontSmall" class="small" title="切换到小字体">T</span>|<span id="fontBig" class="big" title="切换到大字体">T</span> </div></div></div><div class="bd"><div class="Line"></div><div id="Cnt-Main-Article-QQ"><p style="text-indent:2em">成功,一个多么诱人的字眼。古往今来,人生在世,谁不追求成功?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浮躁风气强烈挟裹着我们的心灵,成功已变得那么迫不及待,那么狭隘偏执。无数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趣味,被不自觉地套上了“成功”的枷锁,诱惑着,享受着,却又焦虑着,失落着,对成功的渴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焦虑, “成功焦虑症”成为一种折磨现代人身心的时代病症。</p><p style="text-indent:2em">症状:千军万马抢过“成功”独木桥</p><p style="text-indent:2em">新学期刚刚开始,南京遍布大街小巷的培训班已经热闹起来了。无论是与学科相关的强化班,还是长盛不衰的奥数班、英语班,一概人满为患,这些孩子身上普遍承载着家长企盼“成功”的梦想。西祠胡同“家有学生”论坛里,众家长都在急切地咨询着孩子的成功捷径,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全民共识。在南京某知名培训机构,一位家长刚为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报了四个班,分别是奥数、作文、英语和绘画。“奥数是升学必备,从小升初到考大学,都是金字招牌。作文是考试大分项目,马虎不得。英语重要性不言而喻,考什么都离不开。绘画算是培养儿子一份业余爱好,学好了也算是加分项。孩子今后的人生要成功,哪一项都不能落下!”他坚定地说。</p><p style="text-indent:2em">“成功焦虑症”的实质是,人们怀着功利的心态,希望能迅速达到社会认可的成功标准。从小被这样教育长大的小孩,真正面临就业时,症状愈发严重。学的东西都是速成的,经不起考验;眼光却是很高的,工资要高,地位也要高。南京某大学的赵明同学说,看到一些高考不如自己的人都找到了好工作,心里感到强烈的不平衡,发誓一定要找一份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否则以后都不想参加同学聚会了。不久前,北京某名牌大学研究生小刘离家出走,原因在于小刘认为: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不能拥有好工作、大房子、漂亮女朋友等硬件,实在“混”得太惨,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p><p style="text-indent:2em">成功焦虑症严重到一定程度,类似罗玉凤征婚这样的“案例”就出现了。作为2010年第一位网络红人,“凤姐”因开出令人咋舌的高标准征婚条件而一夜成名。她身高1.46米,大专学历,在上海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千余元,自称9岁博览群书,“前后300年无人超越”。曾在上海地铁站发过成千上万份征婚传单,誓嫁1.8米的名校硕士生,并且要长得阳光、帅气。</p><p style="text-indent:2em">“凤姐”本是个普通人,却在“成功”的诱惑下,放弃尊严,一定要将自己塑造成大众笑料,可悲又可怜。但如此炒作博“成功”的人,罗玉凤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从2004年凭借搔首弄姿的照片“成名”的芙蓉姐姐,到眼下盛行的各种选秀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出格或者另类表现博人眼球,借助媒体的造势、网友的关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他们那些怪异和扭曲的行为,被不断放大,竟成为“成功”的标志。在一些艺人眼里,只要成名,不论美丑,无论好坏,都是一种成功。有的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惜自毁形象,成功的概念被彻底异化了。</p><p style="text-indent:2em">病因:“成功”文化催生成功焦虑症</p><p style="text-indent:2em">从文化传统来说,“成王败寇”、“建功立业”等文化观念长期占据人们意识形态的顶峰。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而且在每一个细节中进行强化,从此,一个人的人生观便被彻底地绑上了追逐“成功”的战车。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很多人都患上“完美主义”病症,用一切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容不得半点瑕疵和失败,除了成功,个人的喜怒哀乐已不足与外人道也。</p><p style="text-indent:2em">当前社会风尚,大家都在往“成功”的独木桥上涌,社会评价标准是单一的,就是人人都做CEO,人人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成功学的泛滥,带来的后果是,为了所谓的成功人们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于牺牲人伦、正义。在这样急功近利的文化潮流中,很多人失去了平常心,失去了平平淡淡的人生境界,追求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有的不惜践踏尊严、破坏法纪。商人不踏踏实实做生意,树品牌,而是整天盘算着如何巧取豪夺,日进斗金;学者不是想着板凳一坐10年冷,而是梦想着一夜之间盛名天下,不惜趋附弄巧,剽窃抄袭。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人们失去了平和、中正之心,穿上那双据说能带来奇迹的“红舞鞋”,不停地跳,但一旦奇迹没有出现,心理便开始严重失衡。</p><p style="text-indent:2em">当代青年多有“成功焦虑”,是社会巨变在他们身上的折射。进入互联网时代,技术、观念、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因此比尔・盖茨要说:正是这种“时不我待”的环境,给了现在的年轻人“饥渴成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产生生存、发展、成功的压力。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批年轻的富人、年轻的行业领航人、新的高知群,让其他那些更多的普通年轻人,看到了年轻人可以成功的实例,燃起强烈的成功欲望,一旦受阻,焦虑感便愈来愈强烈。</p><p style="text-indent:2em">基于狭隘的成功标准,普通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显得困难重重,民众心理上存在着“被社会边缘化”的危机感。同时,一个社会当中,如果社会资源配置多向强者积聚,普通人就会有一种危机感和不安全感,这就迫使他们更急切地去追求所谓的成功。法国的朱力安说:“相比来说,中国人更渴望成功,因为美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对成功的渴望不大,对好的生活品质的渴望更大。中国人总觉得,我的钱多,我就能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p><p style="text-indent:2em">治疗:人生舞台上做好自己就是成功</p><p style="text-indent:2em">在人生的舞台上,有大大小小各种角色,无论是主角、配角还是跑龙套的,他们对于整部戏都是不可或缺的。无需羡慕主角的风光,因为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最适合的角色就是自己,每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演好。成功的标准不只有一种,这不是奥林匹克竞技场,一定要分出金牌、银牌、铜牌,而更多的运动员似乎成了失败者。</p><p style="text-indent:2em">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一个生活拮据的贫困者,有可能在某种人生意义上获得同样的价值感;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标准,让后者赢得更多的尊严?</p><p style="text-indent:2em">为什么要用别人的所谓“成功”来挤压自己?原来的自己知足常乐,平淡质朴,而经过一些不适当的攀比之后,心理失衡了,原本健康的心态被破坏殆尽,人生轨迹也变得扭曲了。从“成功焦虑症”中走出来吧,打开那一扇小小的窗户,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中,有参天大树,也有萧萧衰草,有春的温暖,也有冬的严寒,从审美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有它们的价值,都是自然时空中富有意义的细节。</p><p style="text-indent:2em">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谈起“平平淡淡才是真”,然而,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对大多数人来说,平平淡淡不但是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还应该是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所谓平淡,是指心境从容,不急不躁,引申开来,就是看得淡,看得透,能够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不痴迷,不偏执。“平平淡淡才是真”是主张一种超拔的人生态度,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p><p style="text-indent:2em">因而,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最难的其实就是做普通人:做一个清洁工,每天一丝不苟,一把扫帚描画自己平淡而美好的人生;做一个洗碗工,一辈子坚守在洗碗池边,一遍又一遍地淘洗那无穷无尽的杯盘,宁静而充实……在最普通的人生舞台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有价值,有尊严。曾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也许,今天重温这首歌,会别有一份感触吧。</p><p style="text-indent:2em">成功虽然有外在的评价指标,但更多地取决于当事者的内在感受;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功认可度,与其所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寡,并无必然联系。世界上既有少年得志,也有大器晚成,既有万众瞩目的荣耀,也有清虚自守的安宁。在各自的领域和地域,建立起了不同层次和程度的功业的公民,都应有自己的尊严和成就感。由于禀赋、性格、成长环境、发展机遇的差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不可能成为比尔・盖茨,但只要踏踏实实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无悔的成功者。</p><p style="text-indent:2em">当价值的迷雾散去,人们回过味儿来,成功会回到更接近其本义的位置上,就像那个英文单词fulfillment:在努力之后获得圆满感、实现感。如此,向往成功就会从心底里尊重劳动,即使那劳动非常卑微;就会尊重创造,即使那创造未必能够致富;就会尊重自由,即使自由的代价是一无所有。</p></div></div></div>

郑晓川 发表于 2012-6-5 12:25:10

<p>我个人认为批判的有道理。</p><p>成功应该是没有武功秘籍的。</p>

zhl 发表于 2012-6-6 11:54:5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郑晓川</i>在2012-06-05 12:25:10的发言:</b><br /><p>我个人认为批判的有道理。</p><p>成功应该是没有武功秘籍的。</p></div><p></p><p>赞同此观点。</p><p>&nbsp;</p>

重楼 发表于 2012-6-26 10:10:04

天道酬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个所谓成功学的帖子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