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汶川地震之后,因为上了捐款排行榜的黑名单,诺基亚遭遇了企业社会责任危机。不过前两天诺基亚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傅蕾女士在“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路线”,认为公众不应当把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和慈善等同化。
傅蕾的观点,其实一点没错。诚然,相比铁公鸡,能大方掏钱的企业已经算是比较仁义,但是,难道一个企业捐款多,捐款痛快,就一定是有责任感的好企业么?
恐怕仅仅是掏点钱,献点爱心,对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百强榜上的企业来说,还是太初级了。如果一个企业,一边依靠垄断地位不负责任地赚钱;一边又慷慨地四处捐款做留名的好事,这就让人们对其的社会责任感产生怀疑——捐钱的确可以买名,但却无法抵消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
就拿近期沸沸扬扬的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手机黄毒”门事件来说,无论这三家企业是不是无意中造成了手机涉黄,他们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运营商不但没有在手机WAP色情网站接入前进行严格审查,甚至还为制作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增值业务提供商(SP)定制代收费业务等服务。这样,手机WAP色情网站的访问量越大,推广的电信增值业务就会越多,基础电信运营商或SP的经济收益就会越大。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之后,运营商自然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掏钱捐款做善事,然而这份善事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的福利,比起手机黄毒的蔓延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实则是一点呐喊能力都没有的。
当经济利益与其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冲突时,企业做出的选择,才是真正体现社会责任的选择。如果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却选择了损害环境、社会和青少年成长,这样的企业,即便在慈善排行榜上位居第一,恐怕也不能说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马文婷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www.chinacsra.org.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