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验厂中如何发现工厂做假?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9-8-10 19: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有些工厂假的可笑,把Auditor当傻瓜看那也是不行的。
2#
发表于 2009-8-11 10: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存在以上明显的问题,而Auditor却不能发现,那不是他的职业道德有问题,而是他的职业技能有问题。

3#
发表于 2009-8-24 21: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user="子瓜犬虫"]学习了,不过要是审核员象这样专业,也很麻烦[/quote]

欢迎新朋友!

呵呵,不管是战斗还是游戏,你都别指望对手弱小,只有提高自己的功力。

4#
发表于 2009-8-24 2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user="子瓜犬虫"]还加上一条,一个月没有一个人请假的,早退的,考勤时间太一致也是作假![/quote]

哈哈,对啊,有的工厂几分钟几百人就打完卡了

5#
发表于 2010-1-15 14: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证据,先入为主,其实也有失公平。

6#
发表于 2010-10-24 1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hj在2010-10-23 19:47:38的发言:

如果员工汇报的情况有问题,但是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就不写的话,做员工访问来干嘛呢?如果大多数甚至全部人都汇报同样的问题,这对于客人,工厂来说,不都是一个风险吗?尽管大多数工厂都会有coaching employee的嫌疑,但是现在打工人员倾向于年轻,受过比较高等教育为主,coaching已经越来越难了,他们懂自己的权利,也勇于表达出来,所以员工访谈的也是认识工厂,了解工厂的一个重要方面。

支持!

员工访谈是了解工厂的一个重要方面,此方面的审核发现可以在审核报告中体现。

但我认为,客观证据其实更能说明问题,所以一些组织开始进行突击审核,这样更容易发现一些工厂做假的客观证据。在证据面前,工人就会无话可说,也不会再有上面的牢骚了。

员工访谈的问题,其实工厂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大多也是认可的。

如果员工访谈没有问题,我相信这点审核员是不敢在报告上乱写的。如果真的有乱写的情况,我相信工厂也不会认可而投诉的。

7#
发表于 2010-12-6 18: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jl在2010-11-23 00:18:42的发言:

呵呵,不管是战斗还是游戏,你都别指望对手弱小,只有提高自己的功力。

我支持这句话。

但我反对在验厂中互相看成对手。谁是谁的对手?工厂和审核机构?工厂管理者和审核员?咨询师和审核员?

如果这么认为并这么做,我想只会把斗争愈演愈烈,对工厂真正的社会责任担当并不会起到任何的促进作用,和CSR的理念也偏离了方向。

8#
发表于 2011-10-11 11: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审核本应注重证据,疑罪从无嘛。

9#
发表于 2011-10-11 13: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卡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作弊行为,一般的工厂不赞成。

不是说浙江有个工厂车间管理员的一个亲威半年没上班都可以照领工资嘛,当然,那是手工记录,想作弊比补卡还要容易。

10#
发表于 2011-10-11 14: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若我安可在2011-10-11 13:17:45的发言:

说到这话题,顺便说说最近的一些经历。

在审核中,工厂的两份建筑消防验收报告是真实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也是真实的,因为报告中存有纰漏,被审核员(女的)认为是假的,并在审核中处处针对我,不断挑各种刺,明的暗的,讥我造假都不会。

报告的确存有纰漏:

一是报告中有错别字(比如同音不同字,少了偏旁部首)和错误数据,

——(天知道,难道政府部门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错误的?我曾在一工厂见过真实的疾控中心做的车间环境检测报告中连检测项目、日期都是上一年度别的企业的没有改过来,给我发现后工厂赶紧找疾控中心修改的),

二是工厂自身的文件管理不善,消防验收报告是几年前的,现在实在是找不到原件了。报告中的错别字我之前也是有看见的,但我觉得是真实的,就没有必要去造假。

1,报告是真实的,给她反讽回去。

2,工厂是存在报告验收不严,当然是出于对有关机构的信任,这可算作工作疏忽,但这不能当作讥讽的理由。

3,反问她,有错别字就是假的吗?她难道永远不会出错?

4,如果最终现场审核报告出这个问题:提供假报告,一定不可接受。我想如果拒理力争的话,她可能也会写工厂提供的报告存在什么问题,这就没办法。

我好象说过,在陪审过程中,有时真的是一场心智的较量,只是在身份上,咨询师处了下风,但如果有理有据,胜利也是常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6-15 15:32 , Processed in 0.1394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