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9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禹州矿难21死16失踪,事发同一矿井作业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8 08: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据中新社电 发生于16日清晨的河南省禹州平禹煤电四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目前遇难人数已升至21人,井下尚有16人生死未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张德江为此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工作。

当日下午,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等一行抵达矿难现场,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并就救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郭庚茂说,这个事故是一起重大、特重大事故,21人遇难、16人生死不明,尽管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但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他表示,当务之急,是要把救人工作放到最优先的位置、最核心的目标。

郭庚茂特别提到,新闻部门要及时、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避免不良炒作。

166时左右,位于河南禹州、隶属中平能化集团的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采面在施工防突钻孔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井下当时共有276人作业,事故发生后239人安全撤至地面,初核工作面区域有37人被困。

现场指挥救援组组长、中平能化集团安监局长杨玉生表示,目前井下过高的瓦斯浓度,影响了救援进度。局部瓦斯浓度甚至超过60%

值得关注的是,200881,该矿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时造成2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30万元人民币。本起事故与上次事故发生在同一矿井的同一个作业面。

——目前国务院正全力推进实施所有矿山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河南禹州煤矿又发生如此重大的矿难,而且是与上次事故发生在同一矿井同一作业面,实在令人费解!一个人可不能被同一块石头拌倒两次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08: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广网河南省平禹10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煤电公司四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仍在进行当中。事故区域的37名受困矿工,目前已有26人遇难,11人下落不明。事故现场的救援及清理工作有望于20号之前结束。

据了解,事发煤矿是一座属于大型煤炭企业的整合矿,作为正规军的该矿仍然出现如此重大的事故,这也提醒着国内煤炭企业,避免矿难仅仅依靠形式上的煤矿整合还远远不够。下面是中央台记者满朝旭、赵飞,河南台记者何岩、郭兴华的报道:

记者在事故抢险现场看到,救援人员目前正在紧张施救。11名被困矿工的具体位置已经确定,救援工作目前集中在清理事故区域堆积的煤层。

据介绍,事故是在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详细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事故造成的散落下来的煤尘量初步估算达到2500吨,完全阻塞井下巷道的长度达170米左右。由于巷道被煤层堵死,还导致事故区域瓦斯浓度过大,致使原有电力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运输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中平能化集团安监局局长杨玉生:

第一个就是把这个风啊瓦斯吹散,然后把这个转载机再驱动起来,从这个机巷再把人运出来

现在救援现场已从外面接入一根专用电缆,目前井下运输系统已经部分恢复工作。事故抢险指挥办公室副总指挥杜波表示:

目前,正在全力恢复供电、运输、通风三大系统,组织人员集中力量清理切眼突出的煤渣,整个抢险救援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截止到刚才我们得到的消息,回采面的机巷的皮带和转载机已经恢复运转,整个清沙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

事故抢险救援指挥小组表示,整个事故的救援及清理工作有望在20号之前结束。

记者注意到,发生事故的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原是一座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0881日,这个矿就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在河南省的煤矿整合浪潮中,它被并入平禹煤电公司这家煤炭、电力大型企业。经整合后,该矿的生产安全制度建设逐步规范,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国家安监局局长骆琳表示,虽然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与采矿伴生的地质灾害,本身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在这次事故中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就暴露出了诸如井下定位系统不完善、抢险救援展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要总结教训,是不是可以避免的,是不是采取一些综合措施可以预防的。更多的预防措施可以跟上。你完全可以其他的生产面停下来我们集中做这块。险些没有发生爆炸,发生了爆炸那么其他的人员都是很容易产生问题的。

骆琳强调,只有在煤矿生产实践中能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办事,小心点再小心一点,才能够将此类事故的伤亡减至最低,在这点上,这次事故足以为戒: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千方百计的,全力以赴的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们要把情况拢一拢,省里要通报到全省,咱们局里要通报到全国各地,引起各个方面进一步地重视,举一反三,深刻地汲取事故初步暴露出来的一些教训。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5: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广网平禹10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关注河南平禹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的最新进展。目前,河南平禹煤矿瓦斯突出事故11人被困井下。搜救仍在进行、善后同步展开。以下是正在现场采访的中央台记者满朝旭发回的报道。

记者:搜救的情况有一些最新的进展,刚才你说11人,现在数字有些变化,目前一共找到了遇难矿工的遗体是31具,还有6人下落不明。这是我目前了解到的最新情况。

目前救援的工作还是困难比较大的,底下的瓦斯浓度依然很高,有一段170米的巷道被煤完全给堵死了。现在由于底下的瓦斯浓度非常大,用电设施是没法通电的,所以现在救援人员正在往下输送电缆,看看能不能启动一些大型的挖掘设备,把巷道挖通,让瓦斯浓度降下来,这样对救援人员也是比较安全的。

目前我了解到的情况就是这些,还有6人下落不明。

——煤矿安全,老生常谈。矿井下被困的生命,又有多大的希望能够生还?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16: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101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智利日前成功上演矿工大营救,让这个平日很难受到关注的南美国家大放光彩,为世界媒体津津乐道。16日,正在伦敦访问的智利总统皮涅拉表示,智利从圣何塞铜矿救援行动汲取了经验教训,愿对中国的矿难救援工作提供协助。

据法新社17日报道,皮涅拉对记者说:我们从这次事故中学到很多,其中教训之一是我们必须特别重视矿工的安全、生命和健康……我希望目前身陷矿难的中国矿工和厄瓜多尔矿工都能够生还。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任何协助,他们知道我们义不容辞。

当地时间13日晚,智利超级大营救胜利结束。时间过去还不到两天,厄瓜多尔一座金矿突然坍塌,4名矿工被困地下。营救人员16日发现其中2人已经死亡,另外2人生死未卜。16日,中国河南省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6人死亡,其余11人生还希望渺茫。

法新社评论称,根据官方统计,去年中国至少有2631名矿工遇难。尽管中国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关闭危险矿井,加强安全,但矿难事故依然时有发生。( )

——智利33名被困矿工获救,得益于一条长达624米的“凤凰胶囊”!——这是智利救援当局设计制造的生命通道!据悉,该“凤凰胶囊”的设计参数采用了一个重要的ISO国际标准——即“ISO18738:2003 电梯(升降机)—起升质量度量”。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昨晚,河南禹州平禹矿难遇难人数已升至32人,尚有5人下落不明。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煤矿在事故发生1天前就已经发现井下瓦斯浓度过高,但仍继续生产;事故发生之前,安全员发现瓦斯超标却无权撤人;新风井未建成却还在生产、瓦斯抽放系统失效……昨日,在平禹煤电四矿从事掘进、建井方面工作的矿工接受记者采访,道出平禹煤电四矿瓦斯突出事故的真相。

安全员发现险情无权撤人

“15日早上8点,安全员已经发现井下瓦斯浓度过高,超过0.6%.”一位熟悉井下掘进工作的矿工告诉记者。

平禹煤电四矿建于1950年代,是河南省有名的高瓦斯矿。上述矿工介绍,井下对瓦斯监测的设备很齐全。有瓦斯检测器在巷道中固定,另外,带班班长和安全员均佩戴有一种便携式的瓦斯检测仪,瓦斯浓度超标,检测仪会自动报警。

16日凌晨开始,以屠涛为队长的班组进入219采面(发生瓦斯突出事故的工作面)。上述老矿工告诉记者,该队的安全员何宗黎亦向地面的通风调度室报告瓦斯浓度超标的情况,得到的答复是:继续工作。

上述矿工向记者介绍该矿处理瓦斯浓度超标情况的程序:安全员将情况汇报给地面的通风调度室,通风调度室再汇报给总工程师司新波,司新波再汇报给矿长张爱国,最后由张定夺撤还是不撤。

但是面对险情,矿方仍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16日早上6点,事故发生前的数分钟里,位于地面的通风调度室曾通过对讲机告诉219采面工作人员,让其通知队长屠涛查看情况(本报昨日曾报道)。

以前可不是这样。上述矿工告诉记者。这位矿工回忆,两三年前(200881219采面瓦斯突出事故前),因瓦斯浓度超高,该煤矿曾主动撤过一次人。程序完全符合《煤矿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那时根本不需要一级一级请示,安全员只要发现瓦斯浓度超标,就有权决定撤人,他一句话,马上撤离。上述老矿工说。

为何会出现如此拖延呢?现在的产量太低,为了多出煤,矿上嫌停工撤人麻烦。上述老矿工解释。据他介绍,平禹煤电四矿是高瓦斯矿井,原有煤层基本上快挖完了,目前每个月的产量近1万多吨,距原核定的35万吨/年的产能相去甚远。

瓦斯抽放系统失效

煤矿向来都是以风定产,这个煤矿风量不够,却还要生产。一名参与风井建设的矿工告诉记者。

这位矿工介绍,20095月起,由于老的风井达不到综采要求,该煤矿开始建设新的风井,至本月20日方能建好投入使用。按照安全要求,在风井没建好之前,根本不能生产。但16日早上6点事故发生前,井下102采面还在采煤。

17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也就此指出:这段(指219采面)为什么不等到其他采煤面停了以后,再把它处理一下更稳妥。

除了新风井之外,抽放系统也有很大问题。巷道里面原来用的铁管子,都不用了,换成了软管子(橡皮管),软管子是放下去了,但是还没有安装好。这位矿工介绍。

219采面在发生事故前,正在进行钻眼释放瓦斯的作业。按照规定,必须把抽放系统做好,至少把软管子接好,抽放瓦斯,才能进行下一步开采。该矿工说。

这位矿工把瓦斯突出事故,比喻成被压爆的轮胎,而钻孔抽放瓦斯,就是减少轮胎内部的压力。

该矿工说:按照要求,释放瓦斯的钻孔至少有1米见方,长度达到90米。但是219采面只钻到了二三十米深,再往下钻,就会夹钻、顶钻,打不动,为什么打不动?抽放系统不行,里面瓦斯浓度高。但是钻不深,又抽不到瓦斯,这样造成恶性循环。

矿工称煤矿管理松懈

一位在该煤矿工作15年的老矿工向记者透露,井下掘进的活儿,都被有关系的人承包了,这也造成目前该煤矿成本高涨、工资拖欠的因素之一。

现在实干负责的领导都调走了!记者采访到的多名矿工异口同声地叹息。他们很怀念原安全科长常俊涛,他经常下井,非常认真负责,发现瓦斯浓度过高,马上组织人员撤离。但常俊涛2008年前即被调离。

上述老矿工告诉记者,平禹煤电四矿原属禹州地方煤矿,完成整合后,人事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管理松懈的现实,导致该煤矿安全隐患与日俱增。

这个管理不好,工人不愿意来这儿干活儿,矿上招不到人。现在矿上有政策,谁能拉来一个下井的矿工,奖励200元。上述老矿工说。

南都记者 石玉

——虽然井下安全员“已经发现井下瓦斯浓度过高,超过0.6%”,但是“得到的答复是:继续工作”,如此才酿成事故,致使三十七条生命无缘再见天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08: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煤与与瓦斯突出具有突发性、极大破坏性和瞬间携带大量瓦斯(二氧化碳)和煤(岩)冲出等特点,能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按动力源作用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突出、压出和倾出。

按突出物分类可分为四种类型:煤与瓦斯突出、煤与二氧化碳突出、岩石与瓦斯突出、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3: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也不会怀疑,中国的法令条例规章制度决不会比别的国家少。

但是,制度文件化、执行形式化、监管打官话、出事银子花......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9: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日报讯(记者于梦江) 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19日在通报造成37人死亡的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0·16”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指出,事故暴露出事发矿存在违规违章等严重问题。

据了解,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2500余吨,突出瓦斯量约18万立方米,事故共造成37人死亡。

初步分析,事发矿存在违规违章等严重问题:一是发生事故的工作面曾于200881日在掘进机巷时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但事发矿没有真正吸取教训,以致再次引发事故;二是事发矿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不严格,实施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没有消除突出危险;三是在采取施工防突措施期间,井下人员集中,劳动组织不合理。

据悉国务院昨日批准成立了国务院河南省中平能化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0·16”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组。

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任组长,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等为副组长。调查组还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

据悉,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当天已向全国发出事故通报,就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堵塞安全生产漏洞。

——已经被蛇咬过一次了,还要违章冒险作业,致使无辜生命无力回天......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10: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10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强制推行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等先进装备,并限期完成。

在智利矿工奇迹生还后,井下避难所被认为是矿难救星,湖南、云南、山西等地已开始明令要求矿场必须修建避难场所。

同时有学者提醒,建设地下避难所只是微观层面的改良,加强第三方监管,提高违章作业成本,才是治本良策。

101333名智利矿工在井下被困69天后,成功获救。他们在井下得以长时间生存,是因为井下有应急避难所———应急硐室。

电视机前,矿工赵卫星感叹,应急避难所?只听说过没见过。

赵卫星曾在井下被困25天。那是2009617日,贵州省晴隆县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共有16人被困,赵卫星等人于712日被救。

如今已是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救援队队员的赵卫星说,国情不同,国家不一样矿井的情况不一样,他们那个是大矿

井下避难所成就奇迹

智利33名矿工在避难所内能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生存2个多月后,全部获救

不知道应急避难所什么样子的赵卫星,在电视里找到了答案。

85,智利发生矿难,被困井下的33名矿工逃进紧急避难所。

在电视里,赵卫星发现在智利的井下避难所里预先存有应急物资。在获得地面援助物资前,被困矿工能吃到金枪鱼,还有牛奶喝。而自己当初被困时,吃的是树皮,喝的是渗透水。

824,躲在避难所里的矿工们得到物资援助。救援人员向井下输送巧克力味和果味奶昔。4天后,被困矿工们获得了饼干、牛肉、米饭、水果等固态食物。

怕吃得太胖影响救援,智利当局不得不为他们制定减肥计划。

随后,他们能在避难所里看电视直播,能录音、录像,还能唱歌、玩牌、玩电子游戏。在智利政府的安排下,他们还和亲人一一通话。

矿工埃斯塔万·罗亚还玩起了浪漫:在井下,他写下了一张向女友求婚的纸条传到地面。

而在赵卫星被困的25天,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黑暗中等待,矿灯里有电,但我们只有听到响动后才会打开一下,发个信号。

避难所热效应

在智利奇迹之后,湖南、云南、山西等地均开始要求矿场必须修建避难场所

事实上,在今年719日,国务院已发文强制要求各地完善和修建避难所等安全设施。

当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简称23号文)要求,煤矿、非煤矿山要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

记者查询各地官方公开的信息,发现当时很少有立即执行相关措施的信息披露。

1013日,智利奇迹般完成矿工营救后,井下避难所开始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3日下午,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本月开始,将对全省涉矿场所进行清查,规定煤矿建设与生产必须修建避难设施

该局法规处官员称,结合智利救援经验和我省煤矿井下地质结构和实际工作需要,安监部门正在着手制订井下庇护所标准,并要求在所有煤矿井下推广,提高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逃生能力和矿山救护能力。

15日,云南省安监局表示,该省将在规定期限内,对各类地下矿山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每个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16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也宣布,山西加快推进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开始在全省五大煤矿集团推广井下救生舱。

山西潞安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志清称,该集团在瓦斯较高的一个采区试点,已建成了永久避难硐室1个,临时避难硐室1个,移动救生舱6台。

避难所标准待统一

中国目前对矿井避难所兴建标准还没有明确规定,个别矿山自发兴建,水准参差不齐

1016,在平禹矿难现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提到,避险硐室这个事国务院马上也要上。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雪枫曾这样向媒体表示,由于早期开发煤矿时普遍没有建设紧急避难场所,根据需要重新规划,工作量很大,大煤矿相对容易,小煤矿有一定难度。

已试点建成避难所的山西潞安集团副总经理刘仁生的经验是,建设一套井下应急避险系统,其实每吨煤只需分摊成本3-5元,并不会给企业增加太大负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向媒体介绍,配置避险硐室在美国、加拿大等国有强制性规定,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个别矿山自发建了,但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建设标准。

平禹矿难中逃生矿工陈加国介绍,该矿作为国有大矿,矿井下每隔二三十米的距离有一个小型的逃生洞,在不放任何设备的情况下,能藏10个人左右。但其中没有救生设备,更没有食品或饮水,平时都用于放钢钎一类的杂物。

陈加国说,最基本的,矿上的通风口的风机就没有送过足量的风。

不过,中国的应急避难所该按什么标准建,目前尚无国家统一标准。

刘铁民认为,避难所要能抗压抗高温,能保证工人基本生活要求;还需很容易被找到,要有定位和通信系统。

美国反思矿难救星

建有避难所的美国一矿井发生爆炸,有29人死亡;社会反思,避难所也难保证零伤亡

在井下避难所成为全球热点时,此前的另一则相关消息一直未被人注意。

今年410日,美国西佛吉尼亚发生煤矿爆炸事故。次日,当地宣布死亡29人。

而西佛吉尼亚的这座煤矿配备了井下紧急避难所。美国发生这次矿难后,人们通过反思发现,井下避难所并不能保证矿难中零伤亡。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学教授拉里·格雷森说,这次矿难中,爆炸突然发生,致使多数矿工当即受创,来不及前往避难所

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矿山安全和卫生署官员凯文·斯特里克林曾总结说,矿难中的失踪人员能够幸存的唯一可能是及时躲进紧急避难所。

西弗吉尼亚的这次矿难被学界称为是,配备了紧急避难所的煤矿首次接受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避难所之外,还有更多东西需要人们去注意。

没有违章,才能没事故

学者认为,建设地下避难所只是微观层面的改良,加强第三方监管完善安全体系才能治本

没有违章,就没有事故。这是干了32年矿难救护的陈永生的总结。

陈永生是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公司救护大队长,曾处理各种事故1200余起,亲手救出过300多人。

曾被困贵州新桥煤矿的赵卫星也同意陈永生的观点。

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国家安监总局公布了原因:未开展水文调查工作,对矿井周边小窑积水情况不清;未按照探放水的相关规定进行探放水,在透水预兆十分明显的情况下,仍盲目组织施工,引发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再次暴露出部分煤矿企业违法违规进行采掘作业。

平禹煤矿一名经历过两次矿难的矿工说,姑且不说增加安全设施,只要按照操作规程就能避免悲剧。

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王绍光认为,目前各国在煤矿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差别不大,关键是监管力度问题。而且必须要进行第三方监管。

与很多地方不同的是,智利在庆祝救援奇迹时,要求反思和追责的呼声依然强烈。

智利矿业联合会会长内斯托尔·霍尔克拉说,脱险矿工不应被叫做英雄,他们是受害者。

1014,智利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表态,智利政府和司法部门下一步将追究矿难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惩罚,这个铜矿确信无疑将永久性关闭

我们该向智利学什么,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和静钧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

有学者认为,建设地下避难所只是微观层面的制度改良。这些微观层面的制度改良,当然有作用,但不足以遏制矿难频发以及在矿难中让矿工生还。

和静钧注意到,智利矿难发生后,媒体大量报道,救援是否有效受到社会监督,迫使矿方不惜血本救援。而且社会信用评价机制的形成,使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矿企,难以银行融资和定向投标。

和静钧认为,高额的民事赔偿也是这个成本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此次智利矿难受困矿工,即便已生还,但矿主依然要向他们赔偿折合人民币200万的资金。

今年4月,美国西佛吉尼亚矿难赔偿标准是,包括300万美元一次性赔偿+5年年薪(约35万美元)+家属子女的医保费用+所有子女的四年大学学费,折合人民币约2000多万。

我们死难矿工的赔偿款为20万元。

和静钧认为,安全生产方面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矿工权利,事故高成本等等,并不只是建一个避难所那么简单。

新京报记者 褚朝新 吴伟 北京 河南报道

——吃一堑方能长一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6-14 16:04 , Processed in 0.1819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