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若我安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故乡的原风景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00:20:2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红尘琴心在2009-12-16 22:25:42的发言:
静夜。闭上眼。梦里。幻里。……
  孤仞万重山,天高地阔。一声塞外铃鼓,摇坠长河落日圆,夕照残阳似血。乡关日暮是何处?仗剑独行天涯客,临风勒马凭高处。不识旧时飞雁,任高天流云飞渡。这时的一声长笛音韵,从漂流过故乡云边的天际破空传来,仿佛是响起来的儿时顽童伴们的呼唤……
  夕阳下。黄沙里。梦断塞关马不前!
  立马黄沙高岗处,南望中原。任男儿铁石,临风无言,不敢回看来时程,归时路。解征辔,御雕鞍,放马山野。燃起一堆篝火,伴泉涧松风,一壶烈酒,醉倒万里乡愁,藏一片冰心玉壶。拥铁甲寒衣塞关孤月,醉依松下山泉石,梦伴山涧流水声。魂去返,故园远,长亭尽头更短亭。塞外远山残雪里,夜寒清风笛箫音,竟成风中凝咽声。
  远山。孤峰。塞外碧寒天影中,一弯落沉下弦孤月!
  待霜晨晓天。马嘶惊醒梦残,一捧寒雪揉碎相思魂。潇潇风,漫漫途,寒铠铁骨,踏破箫音过塞关。一路黄沙风万里,故土只在云天处。从此胡笳柳笛声,不带箫音过玉门。且待白发征夫还,埋骨故园慰梦魂。挥泪处,影缈时,一骑风沙绝尘去。
  荒滩野。长河边。唯余昨夜一堆篝火灰烬,几丝残烟袅袅……
  轩窗月下待归人,人自无期我自恋,不知归人何时还,且待海枯石烂!

  《故乡的原风景》(《故郷の原风景》)使人彻底感受孤寂,体验沧桑。此时此刻,疲惫的我,打开窗户,我眼前不再是水泥森林矗立,灰烟弥漫的喧嚣城市,而是一轮红日下的一望无际的大漠,已然沉醉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中......

上面这段文字不知是谁写的了,谢谢他或她。

谢谢楼主。

谢谢宗次郎

让我们品味这深邃的旋律和一种梦绕魂牵的感觉。

红尘琴心,特意去查过它的资料吧?这段文字,在百度里可以找得到。喜欢这曲子的人很多,能找到的细细写出像这样一段感觉的文字很少。

我也如此,从一开始在电视里听到它作为插曲时出现就开始喜欢,却无法去表达。

觉得这音乐很适合男生来听,尤其是那种性情于大气中就透着几分孤寂和忧郁的气息或本身就热爱着古典、武侠的男生。

宗次郎和《风居住的街道》的作者矶村由纪子都是日本人,却让人抛却他们的身份,让人不由地探究和惊异,是有着何样的心灵与灵魂的人而且是现代人,却能写出这样跳脱于现代浮华躁动直达别人内心的曲子。

音乐真的没有国界,灵魂真的可以相通。

PS:故乡的原风景,让我在脑海里看到的是无数自己无法抵达的画面,是边关是塞外,是长河是落日,是北方的秋,是戈壁的沙,是策马于草原,是俯身于山巅……是掩不住的孤寂和苍凉,是挥不去的落寞和神伤,也是永远化不掉的热爱和向往……

12#
发表于 2009-12-17 02:24:12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为何,看着这些文字,想起来的竟然是温柔和娴静二词。

无论笔下是孤寂或是神伤。

也许热爱着音乐和文字的人们都是心思细腻的人儿,适合在静静的夜里,望向那不知名处,云淡风轻地笑。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00:58:1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原来我们的相识是从这里开始。

看看,我来这里也快满周岁了呢。

那个时候我在哪儿呢?马鞍山?还是还在苏州?只记得我注册那天是在苏州的,那天天气好冷。

时间过得好快哟。

14#
发表于 2010-12-16 10:17:45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云,时而远时而近。

故乡的人,时而生时而亲。

漂泊的心,时触景时生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3:58:0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谭顺元在2010-12-16 10:17:45的发言:

故乡的云,时而远时而近。

故乡的人,时而生时而亲。

漂泊的心,时触景时生情。

“故乡的人,时而生时而亲。”谭兄这话我很赞同,一直苦于无法表达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6-18 16:52 , Processed in 0.1634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