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对农民工的误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22: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农民工访谈的随想
作者:乘风
来源:一五一十部落
在做这个访谈之前,我一直担心建筑工人会对“农民工”这三个字产生反感,而拒绝采访。事实证明,这样的考虑是多余的,访谈很顺利,如果不是同行的同学已近采访结束,我可能还会继续和那位受访者聊下去。

  回来的路上反思了自己多虑的原因,发现担心的是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我想当然地以为农民工瞧不起自己的职业:干的活又多,拿的工资又少,还会受到歧视,如果能选择其他职业,我想所有的农民工都会毫不犹豫地“跳槽”。可是我忽视了一点;人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诚然农民工是社会最底层的职业,没人想当农民工,可是整天抱怨也不是个办法。在艰苦的环境下,底层的农民工学会了豁达和随遇而安。这种心态对"往上爬"可能是个阻力,然而它却保证了底层的稳定,社会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动荡。只要政府和社会给底层一点点利益和关注,他们就会知足,继续坚韧地生活下去。但人的忍耐也是有限的,当忍无可忍时,就会出现暴力事件。前一阵女大学生和一个修车师傅发生了口角,便被修车师傅活活砍死。如果不是压力过大,很难想象一个正常人会做这样的事。如果政府不注意疏导底层的怨气,很可能会出现针对政府的,有组织的暴力活动,这对社会的稳定将构成重大威胁。

  这次的访谈还有一个新的发现,通常我们都以为基建工程的主力是农民工,即户口在农村却在城里打工的人。久而久之,我们把基建工人和农民工等同起来,却忽略了其他情况。我们还普遍认为他们的学历通常不高,对国家的政策也不关注,缺乏政治的敏感性,言谈举止也比较粗鲁。然而群体印象和采访个体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民众的偏见和媒体的选择性报道都是重要原因。

  我采访的对象是南京本地人,住在板仓街一带。大专学历,读的是南大的夜校。比较友善,也很健谈。可能是没时间注意外貌,他胡子没怎么剃,放在一张读过书的脸上有点不协调。我们去采访的时候正是中午。他们一群人正躺在路边的稻草上休息。我们先问了一下他们的工作,得知他们主要负责地下电线的铺设,现在已到收尾阶段。接下来又问起他们的收入,受访者显得比较警觉,他说不方便讲,因为个人的收入都是不同的,只要多做,老板是不会少给的。工作时间也是固定的8小时,中午有休息的时间,住宿是在租住房内。总的来讲待遇还算不错。在询问工程项目时,我得知马路的建设分别承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各单位的工人各做各的,平时也不聚在一起聊天。当出现冲突时则分别向各自的项目经理汇报,由项目经理进行协商。工地的现场比较乱,不过整体上还行。受访者没有对部门的管理情况和各部门间的协商情况评论。只是很笼统地说,遇到问题我们只负责上报,由上面解决。在了解部门之间的协商情况时,受访者指着搞绿化的环卫工人说:“他们的工资很低,只有三五百。”可以发现虽然社会上把基建工人都归为农民工,可是“农民工”自身却根据工资水平来对这个阶层进行更细的划分,并以此与他人区别开来。之前受访者拒绝谈论工资,也可能和这个原因有关。

  接下来我询问了受访者的家庭情况,得知他的小孩在读一年级。并且他还补充小孩读的是重点小学,成绩很优秀。课业压力很紧张,由于基础分已经不能体现出差异,50个同学有47个100分,现在老师开始拼附加分,他的小孩考了108分,班级只排第五。我进一步询问他对这种畸形的教育和评价体系的看法,并建议他让小孩多学学其他东西。他说:“这样不行,如果成绩下来,校长和老师都会来找家长。”受访者一方面表现出小孩读重点小学和成绩优秀的骄傲,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现在教育的无奈。不仅是农民工,几乎每个家长都知道现在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可是仍按老师错误的方法教自己的孩子。老师,校长,家长都知道这样的高分没什么实际的意义,却迫于压力,逼着小孩考高分。另一方面,小孩的优秀也给打工的爸爸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让其努力的工作,挣钱补贴家用。

  整个访谈过程中我感觉受访者比较克制,不愿意对社会上的诸多问题发表看法。同行的同学也有相似的感觉,觉得他们说的话都挺有道理的。我问了一下他对农民工受歧视的看法。他表示这是因人而异的,大部分市民对农民工都是十分友好的。再问了下其他农民工能否融入这个城市。他说自己和别的地方来的人聊得很好,可以打成一片。这些回答都比较笼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另外访谈的形式也会导致这个问题。访谈比较正式,一般在访谈的时候受访者都会和采访者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不会抱怨或对某一事物大肆评论。可这样的评论很普遍也十分重要,一个出租车司机也许会在开车的时候向乘客抱怨生活压力大,我们也可以通过司机的言谈中得知很多信息。同时年龄和阅历也是重要的因素。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政治热情十分高,会对国家大事评论地头头是道。有人说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有人说缺乏共同价值观,有人说是道德水平的问题,也有人说独裁和民主的问题。故宿舍里常常唇枪舌剑。可是农民工更要考虑吃饭问题,和这个问题相比,抱怨和评论就显得不切实际了。其实我国存在的问题农民工都或多或少地了解一点,从访谈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受访者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说。迫于生机,他们没时间也不愿意思考这些。所以接下来的调查要注意这些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发表于 2010-1-13 20:12:02 | 只看该作者

贫富差距太大,就形成了阶级。

没有谁不能理解谁,只是有了阶级之后,谁也不想试图去了解其他的存在。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3:06:44 | 只看该作者

农民工被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们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反对GCD.

本文的可取的之处,在于较为真诚心,大张旗鼓的采访,有些话,他们也不敢或着说不想说,因为说了也没多大用,反面可能会招惹是非.

4#
发表于 2010-1-14 11:25:0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他们说了,会有用吗?
5#
发表于 2010-1-15 14:37:54 | 只看该作者

作用虽然不大,但我仍赞成他们说出来。

民智已开,就会进步加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6-17 03:38 , Processed in 0.1633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