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最低工资上调的政策成本分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23: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最底层职工的收入也有望触底反弹。据悉,江苏省已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将从今年2月1日起上调省内各类地区的最低工资12%以上。此外,北京市、重庆市、东莞市等也纷纷表示初步具备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条件。

此番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是一个趋势上的延续,该趋势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一度中断。在经济高涨的2005-2007年,各地曾纷纷设定并上调了最低工资水平。受金融危机冲击,国家有关部门在2008年11月通知要求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009年各地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基本上全面停止。

提高最底层职工的收入水平,对于缓解一系列社会经济矛盾能起到一定作用,因而备受关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收入差距持续加大,上调最低工资水平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由于低收入者的储蓄率较低,上调最低工资对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帮助。此外,通过提高普通劳动力成本,还能够增加企业转变盈利模式的压力,这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题中之意。数据显示,沿海地区长期以来工资几乎没有明显增加。

有经济学家争辩说,正是因为没有完善的最低工资制度,我们才能够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外,许多行业的工会组织都具有较强的工资谈判能力,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扬,不少产业不得不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然而,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设定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本身需要的。与国外的劳资博弈模式不同,中国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保护劳工利益上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尽管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总体上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应该关注由此带来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首先,上调最低工资将对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造成更大的影响。就政府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一些垄断行业而言,由于工资水平本身较高,上调最低工资对其不会有直接影响。处在最低工资水平线边缘的企业主要是雇佣农民工为主体的民营企业或中小型企业,其中包括大量的外贸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利润率较低,但对就业有很大作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它们的影响不容忽视。

其次,从国民经济再平衡的角度,消费占GDP比重较低主要是因为工资收入占比下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工资收入下降的背后其实是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的快速增加。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降低后二者的储蓄率的效果并不显著。企业储蓄主要出现在垄断性和大中型企业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没有降低其利润,同时政府也因此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救助。

最后,上调最低工资的做法现在还是各自为政,这使得地区差距会继续扩大。现在来看,上调最低工资最有积极性的,还是企业实力和地方财力都相对雄厚的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本身就在竞争力上处于劣势,上调最低工资的困难较大。在此背景下,要么中西部地区因收入水平较低而发展更加缓慢,要么因勉强跟进最低工资标准而背上沉重包袱。

我们认为,政府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时应注意缓解这些结构性的影响。各层政府应承担起更多改善低收入劳动者的责任,而不是过多地依赖那些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经营的企业。对低收入者来说,有份收入较低的工作,可能会比因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而失去工作要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最有效途径还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这中间,国家层面上应该提升对部分行业和人群的征税力度,同时增加相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避免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作者为经济学博士,宏观经济观察人士)

晨报特约评论员 傅 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3:31:11 | 只看该作者
叶祝颐: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需配套政策倒逼 2010年01月27日 08:36潇湘晨报

多个省市近期传出“涨工资”的风声,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北京市、重庆市、东莞市等也纷纷表示初步具备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条件。专家认为,经济形势回暖是各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首要前提。(1月26日《经济参考报》)

早在2004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颁布了新的《最低工资规定》,明确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但金融危机打乱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程序。与此同时,自来水、天然气涨价,成品油频繁调价,居民用电将实行阶梯式改革。在一片“涨”声中,通胀压力显现,工薪阶层普遍希望涨工资。因此,近期多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除了有利于企业招工,实现产业升级,刺激消费以外,也有利于公众消除物价焦虑感。

而笔者以为,要让“涨工资”真正落地,地方政府不仅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而且要督促落实。当然,工资到底该怎么涨,涨多少,还有待员工与用人单位在公平的劳资平台上协商与博弈。政府出台政策,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政策关键在执行,政府要通过强大执行力把涨工资落实到位,让企业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

政府还应该通过其他实际行动,推动涨工资。比如,减税就是其中一种。不争的事实是,企业与员工对当前税负程度都不是很满意。以个人所得税为例,尽管个人所得税已调整过两次,但是税收负担与百姓期望值还差距较大。从黎民百姓、专家学者到税务高官都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另外,职工年底双薪合并计税,企业职工交通费、通讯费、房补、饭补都纳入工资总额计征个税,客观上增加了职工税收负担。我认为,在促进税收堵漏增收的同时,政府给企业与普通职工减轻税负,应该可以做到。

此外,给企业减负,其实也是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动力支撑,避免企业因涨工资承受太大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医疗、教育、交通、水电气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实际上也是在间接涨工资。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企业与政府的共同责任,只有措施到位,各方尽力而为,“涨工资”才能真正名至实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6-3 12:49 , Processed in 0.1461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