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劳动力供给不成问题 "民工荒"是暂时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6 16:4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0-02-25

春节刚过,“用工荒”的话题成为各方热议焦点,在劳动力充足的中国,“民工潮”的印记还清晰可见,“用工荒”转眼便汹涌来袭。有学者对此表示,这个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坏事,只是市场自我调整方式的体现,也有学者指出,目前的“用工荒”只是暂时性的,是否真的会“用工荒”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企业对资源约束状况的自然反应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在接受中新网访问时表示,前很多地方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实际是企业对资源约束状况的一种自然反应:劳动力便宜就用劳动力,环境资源便宜就用环境,但目前资源状况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都促使这种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可以说是市场的一种自我调整方式。
    在谈到农民出外务工话题时,李义平指出,农业本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丽增长点,但此前大量农民出外务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出去打工比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挣得多,“谁还在会农村种地?”,基于比较利益的驱使下自然涌向了城市,可以说“当时农民工到城市绝对不是为农业发展”。而现在,由于国家对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农村发展也在加快,有些地方的收入与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致使不少农民返乡从事农业新产品加工等行业,他们在城市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经验和技术,就可回去就可以开创自己的事业。
    暂时性现象 提工资调结构才是关键
    中新网日前就“珠三角为何屡现民工荒”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在近500位参与调查者中,认为“工资太低,没有吸引力”的人占到89.5%,64.7%的人认为破解“用工荒”的关键在“调整工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迫在眉睫。”,而32.7%的人认为“用工荒”背后的原因中,“用工企业、单位应给予更多关注。”
    作为中国最早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学者之一,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日前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在过去15年里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待遇有较大差距。他认为,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屡次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关键在于劳动力价格偏低,问题的实质是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的博弈。
    有学者指出,“用工荒”只是暂时性的,是否真的会“用工荒”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经济学家汤敏在其微博上撰文指出,农民工“用工荒”的问题其实不是个新问题。两年前中国经济偏热时就曾在部分地区出现过企业招人难的现象。 去年四季度中国经济经恢复到两位数的增长。更加上近年来农村的收入也在增加, 进城打工收入与在农村种植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因此,今年再出现一些地区,一些工种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不足为奇。
    但从宏观上来看,“用工荒”应该不会像媒体上炒作的那样严重。一般农民工要过了元宵节后才出来打工。(当然不排除一些农民工会出来得早一些)况且,春节后这段时间火车票、汽车票特别难买,也限制了农民工进城的规模。而把春节后几天出现的农民工荒的现象过度渲染成一种普遍的,长期的现象,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导。这可能人为地造成紧张气氛,还可能造成一些农民工对工资产生过高的期望,或者出现劳动力过多地涌入到所谓的高工资地区, 而拿到高工资可能只是个别现象。
    汤敏表示,对农民工是否“荒”了,“荒”的程度如何,要再观察一段时间,至少要到农民工基本到位后才下结论。当前,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用工信息的透明度与准确性,通过网络,广播、以及其它渠道及时地把用工的需求与收入条件传播出去,使每个农民工在进城前有充足与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用脑、用脚来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地方、合适的工作以及合适的工资收入。
    李强表示,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不成问题,“用工荒”只是暂时性的,很多农民工还未返城,需等到农历正月十五之后再见分晓。因为从中国劳动力结构上看,劳动力供给不存在整体性短缺,而是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农民工心态比较“慌”,提早返城找工作,而今年经济回暖,农民工的心态变得更为平和,很多都是在家过了元宵节之后才返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5-5-4 22:12 , Processed in 0.1484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