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1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公路大桥就是这么脆弱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6 13:5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家还记得湖南湘西凤凰大桥坍塌事故吗?三十四条生命啊......

然而,类似的事故似乎意犹未尽,最近又接二连三再生公路桥坍塌事故——

2009年5月18日,湖南省株洲市红旗路高架桥坍塌,死亡九人!

2009年6月29日,黑龙江省铁力市西大桥坍塌,死亡四人!

2009年7月15日,天津市津晋高速公路港塘收费站附近匝道桥坍塌,死亡六人!

TNNDX,这我就不明白了——中国的设计师、建筑师们在国外都能拿下一个又一个的举世瞩目的高难度顶级工程,在自己家门口建造的公路桥梁,咋就一座又一座都软儿叭叽的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发表于 2009-7-16 14:12:38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在广播里面听到了,气愤!
3#
发表于 2009-7-16 14:16:37 | 只看该作者

国家领导人总是在不停地说不允许建豆腐渣工程,但似乎...

湘西凤凰除了因沈从文等知名人物,以及美景闻名外,这个桥的事情也让它火了一把.从湘西凤凰桥事件,到其他建筑问题,到去年的四川地震建筑问题,再到今年,除了心痛与气愤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4#
发表于 2009-7-16 14:17:49 | 只看该作者

真TNND,不知能否真的惩处责任者?

 

5#
发表于 2009-7-16 16:09:28 | 只看该作者
拿人们的钱办危害人们的事,
6#
发表于 2009-7-19 16:11:12 | 只看该作者
哎,拿着纳税人的钱,能不能做点实事啊
7#
发表于 2009-7-20 10:58:06 | 只看该作者
<div id=artical_topic>张鸣:桥塌了难道是车压的</div><div id=artical_sth>2009年07月20日 08:04京华时报</div><div>高速度搞定的事故鉴定,结论往往出奇的一致:设计没问题,施工没问题,材料更没问题,问题都在外力上。扯上设计和施工,扯出的人和事难免就多,把事怪到外力上,省事省心。</div><div id=artical_real>

7月15日凌晨,津晋高速公路天津塘沽收费站东侧一匝道桥坍塌,造成6死4伤。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17日就此表示,事故直接原因是,桥上经过的5辆货车超载逆行,桥上承重偏于一侧致桥梁垮塌。

一座建成不满5年的匝道桥突然垮塌,直接原因竟是被车压的。当然,道理也未必说不通。如果没车在上面通行,桥断然不可能垮塌,就像广州的九江大桥一样,如果没有一只不大的机帆船碰了一下,也不会塌。只是,如果该匝道桥上当时仅仅有几个行人通过,或者九江大桥只是被某条大鱼撞了一下,有关部门恐怕就不好这么说了。

常识告诉我们,桥总是要过车的,包括载重卡车,甚至也包括超重的载重卡车。一座桥刚好同时有5辆车通过,多吗?一点都不多。塞车的时候,一座桥看上去像停车场一样也是常有的事。怎么5辆车(即使偏重)就能把个大桥压塌了呢?难道一座高速公路的桥,设计时的承重能力连5辆超重的卡车都不到吗?难道弯道匝道桥的设计,连偏重的情况都不考虑吗?

读大学时,讲材料力学的老师告诉我们,机械设计的实际材料耐受力,一定要比设计要求大若干倍才行,至于桥梁,则更是要求保险系数大上很多倍,而且,各种情况都会考虑。

可是,现在有关部门告诉我们,一座按道理比普通公路要求更高的高速公路的匝道桥,居然被5辆超重卡车压塌了。看来,以后车辆上高速,得在匝道桥上设卡,配置交通警察,指挥车辆限时限量放行。否则,不知什么时候,桥就会突然垮塌,车毁人亡。

不管怎么说,我们中国的建筑设计是一流的,建筑质量是一流的。无论出了什么事,都是外力,尤其是不可抗拒的外力造成的。比较起来,当年的韩国人真傻,1995年6月,汉城一家商场突然垮塌,居然没人说是因为顾客太多,把楼压塌的。

一座耗资上亿的桥突然坍塌,死了那么多的人,事故鉴定却能在瞬间搞定。当年九江大桥的事故原因鉴定一天就完成了,这回津晋高速匝道桥事故原因的鉴定,也是一两天的事儿。就算我们有关部门的专家本领大,工作效率高,相关的测试,材料的试验,总得需要点时间吧?

高速度搞定的事故鉴定,结论往往出奇的一致:设计没问题,施工没问题,材料更没问题,问题都在外力上。扯上设计和施工,扯出的人和事难免就多,把事怪到外力上,省事省心。这也难怪,毕竟鉴定的专家跟设计施工的部门,都是同行,难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人怎么能折腾自己人?

只是,老百姓也有常识。

</div>
8#
发表于 2009-7-20 21:21:51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中国的社会现状,官商勾结的恶果老百姓买单.
9#
发表于 2009-9-20 03:13:54 | 只看该作者

图片很震憾。

我不知道,其实我们经常要驱车经过一些桥梁,我们能保证脚下的钢筋混凝土是结实能承受的么?

10#
发表于 2009-9-25 09:38:43 | 只看该作者
很恐怖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6-2 18:44 , Processed in 0.1867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