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标题: 《要努力的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 》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1:06
标题: 《要努力的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 》
内容简介
努力工作而不出成绩?拼命干活而不被赏识?日程表被安排满满的,却总感觉任务无法完成?在公司里小心地行事,却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些工作中的困惑,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方法。
本书是著名职场专家孙虹钢先生的最新力作。作者从个人能力发挥、工作计划、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团队角色等角度出发,通过切身的案例以及生动的阐述,告诉我们怎样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学会聪明工作。

作者简介

孙虹钢,著名职场专家,华声在线总编辑。社会职务: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德管理高级顾问、新易国际太极管理顾问、中央电视台"找工作"栏目特邀嘉宾主持人、教育电视台"中国考试"栏目特邀职场观察员。 
  撰写、编著图书:《工作就是生意》、《老板这边,员工那边》、《普通人不普通的6种模式》、《未来10年热门职业》等。
  参与策划及以职场专家身份作出镜嘉宾:CCTV"对话"、"激情创业"、"找工作"、"今晚"、"交流"、"名师名校"、"社会纪录";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CETV"中国职场"、"命运函数"、"中国考试";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IPTV"求职三人行;"BTV"国际双行线"、"你该怎么办";上海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辽宁电视台、东方卫视、东风卫视(港)等。
  演讲和讲座: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高峰论坛(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商学院院长论坛三一重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大商务学院等。主要内容:打造企业人才竞争力,商学院高管培训,如何成为职场赢家,关键员工管理,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目录

第一章 公司中的生存哲学:努力+聪明
聪明的员工都是努力的
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
要么努力,要么走人
没有苦劳,只有功劳
为什么不能享受工作乐趣
少一些怨言,多一分努力
要聪明,不要拼命
过劳是悲哀的,没有成绩是不行的
工作加油站 职场当中有七种走下坡的员工看看你是哪种
第二章 工作有计划办事求效率
可不可以不要加班
掌控好自己的工作时间
管理好自己的业余时间
要务优于急务,选择优先速度
计划你的工作,工作你的计划
学会释放工作压力
高效工作,平衡生活
工作加油站 时间管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第三章 聪明的人融入团队孤傲的人被团队抛弃
水涨船高,人抬人高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每一位同事都值得尊重
聪明的人融入团队
公司利益第一,团队荣誉至上
工作加油站 先要被别人认可
第四章 认同公司文化实现自我价值
跟随老板,你的忠诚会得到回报
忠诚不等于应声虫
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一致
个人愿景与公司愿景完美结合
天天学习,天天向上
工作加油站 进入你所扮演的团队角色
第五章 思考比知识更重要
没有人比Google知道得更多
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
带着思考工作,在疑问中找答案
聪明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方法总比困难多
可以犯错误,但不可以不创新
工作加油站 聪明工作的三张筛子聪明工作的两种常用方法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1:13

前言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语出《周易·系辞》。
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个著名的“电梯测试”法:假如一位顾问去向某财富

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做项目说明,准备了400页精美的演示文稿,演说刚刚开始,首席执行官先生接到总

统的电话,要他立即去总统府一趟,怎么办?顾问应该跟首席执行官先生一起乘电梯下楼,在首席执行官

钻进车里之前,总共有两分钟的时间,顾问要说服首席执行官为这个项目掏1000万美元!你能如此化繁为

简么?如果你能,你就可能成为麦肯锡那些年薪100万美元的高级顾问之一。
把工作做到最细致,需要10分的努力,再把最细致的工作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则需要12分的聪

明了。
美国太空总署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外太空低温无重力的状况下,太空人用墨水笔写不出字。于是他们

花了一大笔钱,研发出一种在低温无重力下能写出字的笔,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成就。那么,俄国太空人如

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俄国人改用铅笔!
我们在工作中也常有类似这样的盲点,大部分人仍旧认为,在工作量与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

系,你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你获得的成功就越多。
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曾收到客户抱怨,买来的洗面皂,盒子里面是空的。于是他们为了预防生产线

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工程师很“努力辛苦”地研发出了一台X光监视器去透视每盒刚刚生产出来的香皂

盒。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买一台强力工业用电扇,放在输送机末端,去

吹每个香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香皂的空盒。怎么样,够简单、够聪明吧!
所以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聪明工作。不管是从企业的需要还是个人的发展出发,我们都应提

倡聪明的工作。那什么才是聪明的工作?这包含了个人能力发挥、角色到位、工作计划、时间管理、知识

管理以及个人与团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企业与个人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而展开。
聪明的工作意味着你要学会动脑,用思考代替埋头苦干。如果你一味地忙碌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少

花时间和精力的方法,那是得不到事半功倍之效的。
聪明的工作,需要创新突破,需要思考优化,需要学习进取,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工作与生活平衡。

做到了这些,你将感到工作是轻松的,效率是很高的,成就是显著的,生活是充实的。领导也会因此而赏

识你,你的个人价值得以体现,你的人生也会越来越有意义。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1:14

第一卷 聪明的员工都是努力的

要努力的工作,更要聪明的工作(Notonlyworkhard,butalsoworksmart)。
——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
很多人都问到我一个问题:勤奋努力、踏踏实实地工作,但换来的却是得不到奖励、重用、晋升或其

他相应的回报,这是为什么?
有一个网上求助者就曾提到:他的性格老实、本分,一直以来都踏踏实实工作,但相应地,却从没有

得到过老总的好评。在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他甚至受到了老总的批评。而有的同事平时只会讨好项目经

理,也不好好工作,却常受到老总的表扬。他既看不惯项目经理,又不想辞去这份工作,怎么办?
这是很多人都面对过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因而抱怨甚至下岗失业的原因。于是有人发出了感叹:努力

工作有错吗?
努力工作并没有错,但在努力的基础上,还需要聪明的工作。这个“聪明”并不是耍什么小伎俩,而

是一种工作的方法。与小伎俩不同,聪明的工作以努力工作为前提,以利己利人、个人与公司共同发展为

目标。
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真正懂得聪明的工作的人,用四象分析法,以努力为横轴、聪明为纵轴,可以把

员工分为四类。如图:
在上图所划分的四大类员工中,最受老板们欢迎的当然是既聪明又努力的。只有聪明而不努力的,只

能在原地起伏;而大部分只知道努力而不够聪明的,也只能平平发展。
再来看网上求助者的案例。踏踏实实工作不代表一定要得到表扬,得到表扬的不一定都是工作出色的

。如果上级因某件事情批评你,而你又觉得自己没有错,完全可以找个时间与老总详谈,告诉他事实是怎

么样的。如果事实上确实做得好,老总会对你有重新认识;如果做得不好,挨批是正常的。
在职场中,不能只低头做事,还得适当地让别人看见。如果你做出了成绩,项目经理是掩盖不了的,

而如果你做不出成绩,项目经理怎么说或老总怎么看你都有正当的理由。因为公司要创造效益,对员工的

考核标准就是成绩和结果,没有成绩,就没有说话的资本。
所有的员工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老板都不傻。他们能创立一家公司并聘用你,就证明他们有能

力看清你所看不清的东西。你的工作成绩或工作能力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只能说明你还没弄清老板的用人

标准和所在职场的规则。
至于公司里有其他人耍小伎俩,其实和你没有关系。因为公司作为营利性的企业,是不可能养闲人的

。只有当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懂得聪明的工作,才能使工作中所创造的价值得到主

流社会的认可。
衡量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看其工作的方式和结果。结果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而方式也同样

应受到重视,这就对聪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要尽可能的简单。
聪明的员工都是努力的,因为他非常清楚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并在工作的过程中

不断与团队、与公司文化相融合,最终建立起个人职业品牌,赢得业内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忠诚度等等。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1:16

第一卷 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1)
有能力胜任工作,却消极怠工而不称职,这样的人,我发现一个就开除一个,绝不留情。
——通用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有一天,孟子来到齐国,见到了齐宣王。孟子对齐宣王说:“有人说,我的力气能够举起3000斤的东

西,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够看清楚鸟羽末端新长出的绒毛,却看不到一大车木柴。大王相信吗

?”
“不相信。”齐宣王说。
孟子说:“拿不动羽毛,是因为完全没有用力;看不到一大车木柴,是因为闭上眼睛不去看。不是不

能做,而是不去做。”
“不去做和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问。
孟子回答:“抱起泰山,去跳跃北海,那是不能做;坡上遇到老人走路不便,不愿折枝给他当拄杖,

那就是不去做。”这段《孟子·梁惠王章句》中的故事向我们阐述的,就是能干与愿干的区别和关系。我

们的工作中常有这样的博弈关系,面对一项工作或者任务,能不能干或许你决定不了,但愿不愿意干却是

你首先要做的选择。
由此想起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精练概括:“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的问题,是

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不会干不要紧,只要想干,就可以通过学习、钻研,达到会干

;会干,但不想干,工作肯定做不好。
一个企业最希望拥有的优秀员工,或者人力资源部门一直在费尽心机寻找的员工,是能够胜任这项工

作的人。胜任所代表的不仅是能力,还有道德、责任感等职业素养。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不需要多么高的

职业技能,而是需要热情、谨慎、朝气蓬勃与尽职尽责。
我与业内的朋友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时,常听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历、技术和能力都很出色

的员工,原本能有不错的发展,却因为粗心、懒惰、没有激情、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频频遭到解雇。有一

位老板就曾经对一位“在公司混日子”的员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
聪明的工作就是在“能干”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愿干”的德才兼备的人。关于德与才的问题,著

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有个“框架理论”。他以职业道德为横坐标,以工作能力为纵坐标,把员工分成四

大类:人才(有才有德)、庸才(有德无才)、歪才(有才无德)和冗才(无才无德)。有一次,韦尔奇与英特尔

公司总裁葛鲁夫在一起讨论对待这四类不同员工的对策时,韦尔奇唯独对有能力没品德的人特别提出了警

告。韦尔奇强烈主张:“有能力胜任工作,却消极怠工而不称职,这样的人,我发现一个就开除一个,绝

不留情。”老板们最不欢迎的就是有能力却不愿好好干的员工。职场中的确存在一些“会干但不想干”的

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逃避、一种苦役。他们在工作中远离了“工作”,不

愿意为此多付出一点,更没有将工作看成是获得成功的机会。
社会上众多失业者常常抱怨现行的法律、社会福利和老板对自己的不公,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不

珍惜自己的工作,没有用心把本职工作做好,当然也就不会从工作中得到好的回报。一个人即使没有很强

的能力,但只要拥有责任心,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即使能力无人比及,却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也一

定会遭到社会的遗弃。
聪明的人不会和朋友这样谈论自己的老板和公司:“我要应付那些我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给那

个讨厌的头儿干活。老板一点也不了解我,不信任我。”如果那样,你就容易给人一个消极、爱发牢骚的

印象,也会使你自己丧失上进的动力和兴趣,从而阻碍你的发展。
职场中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心理要不得。从小事开始,逐渐增长才干,赢得认可、赢得干

大事的机会,日后才能干大事。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改变“简单工作不值得去做”的浮躁心态,

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
盛大的总裁陈天桥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1993年,陈天桥以优异的成绩从复旦大学提前毕业,并被分

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与大部分刚走出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一样,他满怀抱负地希望在新单位开创一番事业

。但没想到的是,他的工作竟然是在一个小房间里放映有关集团情况介绍的录像片,而且一放就放了10个

月。
这10个月里,陈天桥根本无法去跟别人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没办法在简单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

才华和抱负。这个时候,他第一次体验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陈天桥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态:“我从复旦毕业,是跳级生,又是全市优秀学生干部,过来就让我干这

个。”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年少气盛者也许会马上走人,再找一份不这么“委屈”自己的工作。
但是陈天桥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很快就意识到寂寞也是磨练意志的绝佳机会。于是,出乎大家意料,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安心完成了所有手头的工作,还潜心研读了很多管理书籍。
“我认识到,无论有怎样的抱负,首先是要社会接受你,而不是你去要求社会来适应你,这是当时一

个很大的收获。”陈天桥说,“在我当时这样一个年纪,这样一个背景,我能耐得住10个月的寂寞,躲在

一个小房间里放录像,我自己感觉这对后面的年轻人还是有所启示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怎样怎样,要

干这个,要干那个,但无论干什么,首先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你。”
10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时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有个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集团选定陈天桥担任

那家有着二百多人企业的副总经理。在挂职锻炼期间,来自复旦大学经济系的教育使他拥有出色的战略眼

光,而寂寞的锤炼让他克服了一般年轻人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的缺陷。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1:21

第一卷 你是不能干,还是不愿干(2)

在这家企业里,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不断总结管理经验,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形成自己

独特的战术和管理风格。这为他后来创建并管理盛大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句格言说:“平凡之中孕

育着伟大的种子。”小至个人,大到一个公司、企业,它们的成功发展,正是来源于平凡工作的积累。当

你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认真了解每一件事,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宽广,成功的机遇也会接踵

而来。
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曾说:“真正的装扮就在于你的内在美。越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越是要注意

,这才是懂得装扮的人。因为只有美丽而贴身的内衣,才能将外表的华丽装扮更好地表现出来。”皮尔·

卡丹的装扮理论用在工作上同样富有哲理,越是不显眼的工作越要好好地去做,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应把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当成一种习惯。工作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

存,则看我们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司给我们工作,实际上是给我们生存的机会,如果我们能认真地

对待这个机会,才对得起公司给予的待遇。
有的员工不但技能水平很高,而且精神状态好,让老板也体验到真正的愉悦。但另外一些职员,对工

作敷衍了事,从不认真要求自己,只求完成任务,不管工作质量,即便是犯了错误也无所谓。这在前者看

来却会大为不安,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让老板担忧或亏损,更是痛苦不堪,就像公司是自己的一样。
职场成功的主要状态之一就是:每天保持对工作的兴趣,能够有持久的热忱,并能将每一天看得同样

重要。你热爱工作,努力工作,工作也会眷顾你,回报你。每个人都必须工作,否则在经济上不能独立,

其他想法也无法付诸实施。人不能不工作,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应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奋

斗。工作可以满足个人,让人快乐。人需要在工作中寻找归宿和价值,实现理想。
爱迪生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未感觉在工作,一切都是对我的安慰。”努力工作,每天多做一点

事,把额外分配给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种机遇,当顾客、同事或者公司交给我们某个难题的时候,也许正

在为我们创造一个珍贵的机会。我们不仅能通过这个机会使自己突围而出,还能够从其中领悟到更多的知

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能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1:24

第一卷 要么努力,要么走人

工作需要付出100%的热忱、100%的努力。能完成100%,就不完成99%,虽然仅有1%的差距,但正

是这1%,不但会反映出你对工作的态度、作风,而且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微软曾经有一位跳槽过来的业务员,他一度认为自己非常优秀。有一个月,他拜访了10位顾客,最终

成交了5位。这对于其他公司的业务单位来说,已经算是高效率。于是这个业务员找到比尔·盖茨说:“

老板,我拜访10位顾客成交了5位,你是不是应该给我奖励一辆车或是增加一点奖金?”
比尔·盖茨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兴奋,耸了一下肩膀说:“10位顾客成交了5位,另外5位被竞争对手

给抢跑了。你居然还敢跟我来要奖金!”于是这位业务员马上去找那5位顾客,说服他们也成为了微软的客

户。 10位顾客都被自己拿下,这时业务员又去找比尔·盖茨说:“报告老板,拜访10位顾客成交10位,这真是完美无缺的演出。”
比尔·盖茨还是不满意:“你还是在浪费时间,你的业绩对于公司的整体发展没有任何帮助。我问你,第11位顾客在哪里?”
业务员一听傻眼了,在其他公司他都是顶尖的,可到了微软公司,竟然被臭骂两次。下一个月他更加

努力,一共拜访了11位顾客,又全都成交了。于是他又找到比尔·盖茨说:“老板,你看,我拜访了11位成交了11位,成功率还是100%。”
比尔·盖茨却说:“你已经被开除了,因为其他业务员都拜访并且成交了12位以上,你是公司的最后

一名。”微软公司之所以雄冠全球,靠的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比尔·盖茨就曾经多次告诫自己的员工

:“要么努力,要么走人。”“工作需要付出100%的热忱、100%的努力。能完成100%,就不完99%,虽然仅有1%的差距,但正是这1%,不但会反映出你对工作的态度、作风,而且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一生。”比尔·盖茨要求不论哪级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在其位,谋其事,努力工作,不断进取。
不仅是比尔·盖茨,所有大公司的管理者都不愿意看到员工在工作中悠然自得,更容不得员工在他的

面前显露出一副洋洋得意、满足现状的样子。一个员工,不管他曾经取得多么大的成绩,一旦丧失进取心

,不再努力工作,那他只有走人。
想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出色,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但遗憾的是,很多员工的想

法恰恰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公司是老板的,自己只是给老板打工,没必要累死累活地替别人工作。
有些人不把工作当一回事,不但表现不积极,连犯错也不在乎,他心里总是想“反正混一口饭吃”,

总是采取一种应变的态度:“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种人很让人看不惯,可是他每天准时上下班

,对人又客气得要命,让你抓不到他的小辫子。这种人自己好像过得很舒服,其实周围的人早在心里把他

看轻。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一直保持一种最佳状态,让激情永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业绩

,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就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充满激情地沿

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并努力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生活,他就会获得平常情况下料想不到的成功。”比利

时有一出著名的基督受难舞台剧,这出舞台剧自公演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尤其是扮演受难耶稣的演员辛齐

格,他高超的演技与忘我的境界常常让观众不觉得是在看演出,而似乎像真的看到了再生的耶稣。
一天,一对远道而来的夫妇在演出结束之后来到后台,他们想见一下辛齐格,并合影留念。合影之后

,丈夫回头看见了靠在旁边的巨大的木头十字架,这正是辛齐格在舞台上背负的道具。
丈夫一时兴起,对妻子说:“你帮我照一张我背负十字架的相吧。”于是他走过去,想把十字架放到

自己背上去,但他费尽了全力十字架仍纹丝未动,这时他才发现那个十字架根本不是道具,而是一个真正

用橡木做成的沉重的十字架。
那位先生不得不气喘吁吁地站起身,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对辛齐格说:“道具不是假的吗,你

为什么要每天都扛着这么重的东西演出呢?”辛齐格说:“如果感觉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这个

角色。在舞台上扮演耶稣是我的职业,和道具没有关系。”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职场中没有道具,你要做

好你的工作,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工作就是你的责任,当你确实需要帮助时,公司会为你提供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资助,这对你来说已

经足够了。一个员工的任何懈怠、拖延、不负责任都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如果每一位员工都想着回报,而

不能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有所奉献,公司的业绩就不会有突破,个人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有一位

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他虽然尽力了,但是事情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于是他找到了公司

的总裁说:“老板,我真的是尽力了,但是我真的办不到。”
总裁也是从普通员工走过来的,他非常理解员工的这种心理,于是对他说:“你真的尽力了吗?公司

需要的是员工的努力,你可以找个理由骗得过我,但是你会骗得过你的良心吗?”后来,这位员工还是咬

了咬牙,按时将问题解决了。其实这位员工不是“办不到”,而是他不愿为工作牺牲许多个人的利益。
如果你只会平庸地、机械式地重复着同一件近乎麻木的工作,而缺少接受新任务,迎接新挑战的勇气

,那么,这对你、对公司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所以,“要么努力,要么走人”是许多公司对待不积极、

不负责任的员工提出的最多的警告。
工作不努力的员工或许就在你的身边,或许正在你的对面。他们的差劲表现以及自食其果,对你来说

,应该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1:26

第一卷 没有苦劳,只有功劳

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为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太少了,职位升迁太慢。你必须拿出点成绩让我看看,

得给我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现在,你是否继续留任,就看你的表现了。
——IBM前首席执行官罗·郭士纳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自己长年征战。有一次,这位

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
“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高明判断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

随意指着拴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

是驴子。”职场也是一样,人在当中没有苦劳,只有功劳。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

标准。有些人十年的经验,只不过是一年的经验重复十次而已。年复一年地重复一种类似的工作,固然很

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重复已然阻碍了心灵的成长,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员工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也必须经历一定的“台阶”。如果只讲资历不看能力,就会出现论资排辈的

现象。但有的人常常对此熟视无睹,结果害人不利己。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过去根本

说明不了什么。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的一位朋友老张终于从一名普通的财务人员坐上了公司财务部门总

监的位子,享受着优厚的薪水和福利待遇。老张是公司的老员工,论资历在公司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这

也养成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习惯。
随着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快,公司陆陆续续地引进了一批新人,财务部也引进了一个名牌财经大学的毕

业生。为了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公司要求老员工要尽量帮助新人。在新人到来的时候,身为财务

部的负责人,老张口口声声说要多帮助这位新来的员工。
但是很快老张感到了一种压力,因为这个新员工工作能力极强,除了懂财务、营销、外语和电脑,还

曾经获得全国珠算大赛的大奖,可谓是才华出众。相比较下,老张除了资历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与人

相比的。
这让老张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别说帮助别人了,自己有时还得向这位新员工请教一些问题。

经过暗中观察,老张发现这名新员工年纪轻轻,性格柔弱内向。经过一番计划,老张对她制定了“全面遏

制”政策:处处为她设置障碍,尽量不让她接触核心业务,甚至连电脑也不让她碰,美其名曰:“专人专

用”。
可这也没有难倒这位新员工,一枝笔、一把算盘,把经她之手的账目做得漂漂亮亮、无可挑剔。几年

来她都忍辱负重,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想抹杀都抹杀不了。
老张自己做的一些项目却频频出错。一次,他做的一个重大项目的账目又被税务局指责不规范,面临

处罚。公司新领导忍无可忍,给老张施加压力,让新职员参与全面的“纠错”。不久,公司领导又毅然决

定,由新职员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老张负责内务,这让他处在下岗的边缘。俗话说:革命不分先后,功劳

却有大小。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勤奋工作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曾经作出过一定贡献,现在却跟不

上企业发展步伐,自以为是不干活的老员工。在一个凭实力说话的年代,讲究能者上庸者下,没有哪个老

板愿意拿钱去养一些无用的闲人。1993年4月1日,罗·郭士纳就任IBM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在这家

公司的历史上,IBM第一次从本公司员工外找到一个领导人。郭士纳出任之际正是IBM亏损惨重、即将分崩

离析之时。
郭士纳上任后,他的扭亏为盈措施之一就是裁员。他在4月6日的一份备忘录中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你们中有些人多年效忠公司,到头来反被宣布为‘冗员’,报刊上也登载了一些业绩评分的报道,当

然会让你们伤心愤怒。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要大量裁员的痛苦之时上任的。我知道这对大家都是痛苦的

,但大家都知道这也是必要的。”
他用电子邮件把这份备忘录发给IBM的所有员工。郭士纳知道自己真的别无选择。正如他所说:“90

年代的启迪就是,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公司都不能保证一个员工都不辞退。那是空头支票。”
不解雇政策是IBM企业文化的主要支柱,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及其儿子小沃森认为,这样可以让

每个员工觉得安全可靠。如今,郭士纳裁员真是动了大手术,辞退了至少35000名员工。
郭士纳很快就结束了裁员行动。事后,为了鼓舞士气,安抚民心,郭士纳对留下来的雇员说:“有些

人总是抱怨,自己为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太少了,职位升迁太慢。你必须拿出点成绩让我看看,得给我创

造出最大的效益。现在,你是否继续留任,就看你的表现了。”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整顿和改革,郭士纳在短短六年中重塑了IBM这个曾是传奇式偶像的美好形象,使

之走上了重新增长的复兴之路。除了IBM,很多被评为最佳雇主的企业,也都有过裁员经历。比如安杰伦

、惠普等等,作为最佳雇主也都裁过员。不是说最佳雇主永远不裁员。最佳雇主的最大责任在于承担社会

责任,对社会做贡献。他是为了把包袱背下去,直至让百分之百的员工失业,还是减掉这个包袱,只让少

数人去承担这个风险?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企业就需要遵循这个规则。
职场中辞退员工是经常见到的事情,有些人已经是处之不惊了。但有一个道理我们必须清楚:公司作

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去维持发展,而要发展便需要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

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业绩的战场,证明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你没有做出业

绩,你迟早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
通常来说,一个成功老板的背后必定有一群能力卓越,业绩突出的员工。老板心中分数最高的职员,

一定是那些业绩斐然的员工,当然丰厚的奖金也是少不了的,而业绩差的员工,随时会有被老板解雇的可

能。
身在职场,必须懂得“没有苦劳,只有功劳”是公司的生存哲学。资历不是能力,不能靠资历吃饭,

否则,职场之路将越走越窄。如果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提

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你将会被提拔,会被实际而长远地委以重任。因为出色的业绩,已使你变成

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1 12:45

第一卷 为什么不能享受工作乐趣

改变想法就能改变结果。正确的思想会使任何工作都不再那么讨厌,使自己从工作中获得加倍的快乐。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
帕特里克·费希尔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看管旋钉子机器的工人,每天从早到晚所接触的都是钉子。他天

天在钉子堆里打滚,工作对他来说真是枯燥透顶。他想,世界之大,为什么要把一生都消磨在钉子堆里呢

?何况这无情的工作永无出头之日:做出一批制品,另一批制品便又接连而来。
费希尔满腹牢骚,怨言不断。在他身旁工作的另一位工人听了,认为他的话正好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不知不觉地也抱怨起来。费希尔想:难道没有办法把工作改成有趣的游戏了吗?于是他开始研究怎样改进工作和增加工作乐趣。
他对同事说:“我们来一场比赛,你负责做旋钉机上磨钉子的工作,把钉子外面一层粗糙磨光,我负

责做旋钉子的工作,谁做得快谁就赢了。”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同事的响应,于是他们开始竞争,结果工作

效率竟提高一倍,大受老板夸奖,不久他们便迁职了。费希尔后来成为休斯敦机器制造厂的厂长。我在与

一些企业经理们交流时经常听到他们说:“在我们这里,有不少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枯燥、卑微,轻视自己

所从事的工作,无法投入全部身心。他们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

的工作环境上。”在我看来,这些人之所以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正确看待自己的

工作。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向人们指出:“改变想法就能改变结果。正确的思想会使任何工作都不再那么讨厌

,使自己从工作中获得加倍的快乐。”你要是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就绝不可能再在任何地方找到它。对

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可以将你的思想从忧虑上移开,而最后还可能带来晋升和加薪。即使不这样,也可以

把疲乏减至最少,并帮助你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
我曾经听到一位从事校对工作20年的老编辑说:“不可否认,校对工作十分单调,必须具有耐心才能

胜任。起初我也感到百般无聊,根本提不起劲,直到我发现错字时,才改变了工作态度。”原来,他鼓励

自己从订正错误中找寻乐趣,文章的错字愈少,愈能激起他的兴趣。最后,连一般人最容易疏忽的错字、

别字他也能发现。
实际上,这位编辑就是在单调的工作中发现了自己所喜爱的方面,从中获得快乐,增强了注意力。我

见过一些人,在工作时身心舒畅,而在丧失或放弃工作后,他们的心灵就会萎缩,甚至连神情也变了,曾

经一度兴奋的眼神也变得黯淡无光。
诚然,有些人在做着不适于他们的工作,由于他们不喜欢所做的工作而使工作变成一种苦役,工作中

的喜悦他们不能感受得到。假如你不幸陷入了这种苦境,你就必须设法摆脱。因为,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

感到枯燥无味,你就很难享受到积极人生的乐趣了。
有这样一个笑话:某中学有4名中学生,在初学英语时,为了好记也是为了好玩,分别把“English”

读成“阴沟里洗”、“应给利益”、“因果联系”、“硬改历史”。后来,念“阴沟里洗”的同学成了菜

贩,念“应给利益”的同学成了银行职员,念“因果联系”的同学成了哲学家,念“硬改历史”的同学成

了政客。
这虽然只是个笑话,却也说明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将决定其事业的高度。一般说来,人的智力相差无

几,工作成效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工作的态度。大多数雇主认为,迄今为止,公司在雇佣工作人员时最优

先考虑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其次是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爱你的工作,悉心去做

事情,你决不会一无所获。你会过得快乐,而这份快乐是没有人能夺去的。”
要想改变一下心情,使工作轻松起来,我们不妨在工作中加点游戏。由于参与者朝着同一个目标争夺

胜负,赌注的心理占着很大的比例。因此,参与者才能忘却原来单调的游戏,从中找到乐趣。既然游戏会

带来快乐的感受,你为什么不利用这种感受集中精神去面对工作呢?如果你这样做了,而且有同事的参与

,那效果将会更佳。
比如,和你的同事打个小赌,看谁先完成手中的工作,用赢来的钱去喝杯咖啡什么的。当然,你不能

天天都这样做,应设立明确的目标,向自己挑战。这样,你就既不会为时间、地点和场合所限制,又能随

时随地地完成工作。同时,把工作成果绘制成进度表,也会使每天的工作更加生动有趣。这样一来,在工

作中拥有一份好心情也就易如反掌了。
对于工作,无论从整体还是部分中,尝到成功滋味或发现乐趣,都是种快乐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于改

善工作心情、提高工作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常言说得好,喜欢之后才能生巧,只要拥有快乐的体验,再苦、再累的工作也会让你集中精力去做。


作者: 重楼    时间: 2010-1-12 09:01

快开始更新了没,..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09:06

第一卷 少一些怨言,多一分努力

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前者仅仅是多做了一分努力,却取得了与后者有天壤之别的成就。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
小芸在一家化妆品公司做营业员,做了5年连个店长也没当上,为此事她一直向朋友抱怨,说老板不具慧眼,又说同事挤兑她,对此朋友半信半疑。
一次,朋友去小芸所在的店里看望她。小芸不停地和朋友说话,手里还拿着游戏机在玩,顾客进来时她连理都不理。顾客本来想向小芸询问一些问题,但看到她的情景便欲言又止,一连来了五个顾客她都没有理会,只向第六个顾客说了一句“买不起就别看”,结果第六个顾客满脸通红摔门而出。
几个月后,朋友再去店里找小芸时,一位同事说她已经被解雇了。我们总能听到许多人抱怨他们的工作不顺利,但事实上,他们的不顺利都是他们亲手造成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总是在受到惩罚之后才会恍然醒悟;在失去工作的时候,才懂得付出努力的重要。
很多人都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别人那么容易成功,而自己却总是在成功的边缘打转。其实,他们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正是他们自己。他们不肯在工作上集中全部心思和智力,做起事来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他们没有远大的抱负,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也没有排除障碍的决心。这样怎么能成功呢?
一个人要想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并走向成功,就要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负有相应的责任,这是社会法则,这是道德法则,这还是心灵法则。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既然支付薪金聘请你,就自然认为你所承担的工作别人无法替代,你的劳动成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在一家科研单位上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还是个小小的助手。每天守着那些瓶瓶罐罐,干些洗洗涮涮、扫地倒水的简单体力劳动。“大学生”怎么也想不通,逐渐就有些自暴自弃了:凑合干下去吧,等合同期一满,我就走人,这破地方不可久留。
但此后不久,一件意外的小事刺激了他:和他同学校毕业比他早两年来的师兄因为平时工作勤奋认真,被任命为课题组长。“大学生”平时和他关系不错,那位师兄从来不像“大学生”那样抱怨,相反总是安慰他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看眼前利益。
“大学生”平时总对师兄的劝告不以为然,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我以前怎么老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呢?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没有参加过多少实践活动,单位凭什么信任我、对我委以重任。平时还总是自诩有远大的抱负,其实在别人眼里只是个既不踏实又很幼稚的牢骚鬼罢了。
“大学生”终于回到了现实之中,不再总是抱怨怀才不遇了。他逐渐发现,自己平日看不起的简单工作,实际也能使自己学到很多东西:工作时经常与老板见面,很多时候能亲眼看见他们是怎么做工作的,好像并没有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复杂。他感到自己真的有了进步,并且这种进步是踏实的。在职业生涯中,努力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每个人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该努力多做一点。西方有句名言: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付出多少,就会回报多少。尽自己所能多做一点工作,相对来说,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这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如果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而我们也做了,这就是机会。因为这会使别人更多地注意到你,进而关注你,信赖你,再交给你更多的工作,这样你的能力、你的才华才会逐步显露出来,如果你连机会都没有,那么就是再有能力也体现不出来了。
第二,这会使我们迅速地熟悉环境,掌握工作技能。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为什么以后的发展却会大大不同呢?我想,主要还是在于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对待的态度也不一样。我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可是要成为业务骨干,还必须不断拓宽自己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你将要担负的工作起到巨大的作用。而“每天多做一点”则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前者仅仅是多做了一分努力,却取得了与后者有天壤之别的成就。”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多只能算是称职的人;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每天多做一点”,就可能成为优秀的人。
不管是在商业界还是在艺术界或体育界,在所有的领域,那些知名的、出类拔萃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呢?回答是“就多那么一点点努力”。虽然只是多了一点点的努力,但是这一点点,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很多人把工作与酬劳计算得清清楚楚,多一分的努力都不愿意去做,或者说做了就得有回报。他们不认为多做这些工作还会为自己带来什么。不要以为领导整天什么都没看见,领导的眼睛长在你的脑后,你做什么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对待工作,如果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所以,工作中不要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想法。如果你每天多做一点,初衷虽然不是为了报酬,但往往获得的更多。
一个人能够从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一方面由个人的才能决定,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个人的进取心。要知道,这个世界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大开绿灯。
可以说,努力,是聪明工作的基础,也是最聪明的聪明。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09:06

第一卷 要聪明,不要拼命

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不提倡员工整天努力拼命地工作,而提倡员工聪明地工作(Worksmart,nothard),希望员工能在工作中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惠普前首席知识官高建华
战国时,齐国的田忌很喜欢与王公大臣玩赛马,却因自己的马不如别人的而经常输。原来,田忌的马上中下三等都比对手的马差一些,若对等相比,田忌肯定全输。
田忌手下有一名员工叫孙膑,他对田忌说:“田总既然这样喜欢玩赛马,我可以设法让咱们赢过对方。”田忌一听非常高兴,也非常相信孙膑,就与齐王和诸公子大臣下千金赌注来比赛马。
待到开始比赛时,孙膑就对田忌说:“田总,先用我们公司的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再用我们公司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最后用我们公司的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肯定能胜。”田忌就遵照孙膑之言而行,三局比赛下来,结果田忌以一负二胜赢得了对方。
在马匹、技术、骑手等条件均无改变的情况下,孙膑只是巧妙地改变出场次序,结果在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却取得了胜利。这正印证了那句话:“拼命干不如巧干。”不要只卖力地工作,而是要更聪明地工作。这个道理也许大家都懂,却很少有人会去实践。因为大部分的人仍旧认为,在工作量与成功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联系,即一个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他获得的成功就越多。
但现在,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了。一位知名的物理学教授睡到半夜醒来,发现他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他开门一看,他门下的一名学生正在实验台前忙碌着。
教授关心地问:“你这么晚还没休息,你现在做实验,那么白天做些什么呢?”
“我白天也都在做实验啊。”
教授稍微停顿了一下,说:“勤学固然很好,只是我十分好奇,你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做实验上,那么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故事中,那位自以为好学不倦的学生,用了所有的心力在实验上,忽略了思考才是学习的根本,实验的目的只是帮助思考而已,结果是本末倒置。埋头苦干、积极投入的态度固然是好的,然而不懂得如何拿捏,盲目透支精力却是不必要的。
成功人士不仅卖力地去工作,他们更会在行动前进行思考,即他们是主动思考,而非仅仅处于被动。所以,工作中不要光去做事情,而要经常坐下来想一想。如果你不能让出些时间去思考、制定计划、安排优先顺序,你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辛苦,同时你将不能享受聪明的工作所带来的收益。记住:有才干,还要会巧干。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京城汴梁发生过一场火灾。一夜之间,大火把整个皇宫化为废墟。灾后,宋真宗命令丁渭主持修复皇宫的工程。可以想象,当时的条件是怎样的落后,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困难实在不少。例如:取土不易,因为要到郊区去取土,路途太远;运输不便,不仅是运土,还需要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废墟难清理,因为大火造成大片废墟,致使垃圾“堆积如山”,想要一下子清理完真是难于上青天。
面对这么多的麻烦,丁渭却不慌不忙地运用相似联想作了通盘谋划。首先他下令挖皇宫前面的大街取土,不几天,大街被挖成了一条大沟。他又下令把汴河引入大沟,使这条大沟作为临时河道,以解决运输问题。等到皇宫修复后,丁渭便命令将废墟上的瓦砾垃圾填入沟中,重新把大沟填为平地,这样,就又恢复了大街的原貌。丁渭巧妙的通盘谋划,不仅节省了巨额经费,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这种“一举而三役济”的结果,也是“聪明的工作”的经典案例。
拼命地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给自己带来快乐,拼命并不能为自己带来想象中的成就。用要聪明的工作代替拼命的工作,既可以多一些时间享受生活,又可以获得最佳业绩的好方法。
聪明的工作意味着你要学会动脑,用思考代替埋头苦干。如果你一味地忙碌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方法,那是得不到事半功倍之效的。有个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我们姑且称之为艾卖力和甄聪明,他们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签订合同后,艾卖力立刻行动起来。他每日在十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奔波,用两只大桶从湖中打水运回村庄,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卖力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卖力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感到满意。
甄聪明呢?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甄聪明。这令艾卖力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甄聪明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和自己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六个月后,甄聪明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甄聪明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后来,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也需要水。甄聪明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0分钱,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无数的村庄每天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甄聪明的银行账户中。显然,甄聪明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的钱包的管道。从此,甄聪明幸福地生活着。而艾卖力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工作中我们应时常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在修管道还是在运水?”“我只是在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任何时候,仅有拼命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聪明地工作,创造性地工作,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09:21

第一卷 过劳是悲哀的,没有成绩是不行的

年轻人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和生活积累,为了提高业务,做出成绩,工作上肯定要付出,但绝对不能极端到以损害健康甚至是死亡作为代价。
——华为前副总李玉琢
2006年5月28日,年仅25岁的华为固网产品线硬件工程师胡新宇,因长期加班导致健康受损,得了急性脑炎,抢救无效去世。
胡新宇不是第一例过劳死的案例,但他的去世,引发了人们对一系列加班现象的热烈讨论,也引发了人们对白领生存状态的无限担忧。这起事件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劳逸结合,如何调节好生理和心理状态,在合理范围内愉快工作愉快生活。这些问题也是目前各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在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工作,把身心健康调整好的首要问题。
现在,太多人在底层为生存为前途拼了命地打拼,疲于奔命。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这样就潜伏着“过劳死”的危险。小刘是从事产品营销的。上班时她一丝不苟地做事,下了班还要到夜校进修营销学。近来她整日忧心忡忡,担心会在更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败下阵来,所以她决心做出全公司第一名的业绩来稳住自己的饭碗。
白天,小刘奔忙于各客户之间;晚上,她还要别出心裁地安排一些活动,以加深自己在客户心目中的印象。最后,她竟然发展到见人就推销自己的产品,以致原先一些与她关系很好的朋友都渐渐疏远了她。于是工作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内容,以致到了忙完工作以后稍有闲暇,她就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的地步,她已经成了典型的“工作狂”。我们要工作,更要健康。胡新宇事件发生以后,曾经在华为担任副总的李玉琢在访谈时说:“年轻人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和生活积累,为了提高业务,做出成绩,工作上肯定要付出,但绝对不能极端到以损害健康甚至是死亡作为代价。企业也应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人文关怀,对年轻人的生活给予适当关注。对于某些不会休息的工作狂,甚至要逼着他去休息。”
李玉琢告诫职场人士:对于个人来说,应该把工作当成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自己一定要学会区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很多年轻人有理想,有追求,并非都是为钱而工作的;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是成年人,应当理性对待工作方面的问题。
过劳是悲哀的,没有成绩是不行的。努力工作只是成功的前提,聪明工作才是成功的关键。
创造性地工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高层主管还是员工,若能在一天规定的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将预定工作做完,就是一个有效率的人。我们常看到有些人,要在下班铃响后,才开始紧张忙碌地工作。如果有这样的员工,必定也有这样的主管,因为他的低效,双方才能臭味相投。若是一个主管认识到员工如此工作是没有效率的,相信员工就不会这样做。
许多勤奋的人在工作中过分忙碌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贪多的习惯,这使他们觉得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如果你发现自己被许多事情绊住,忙完一茬又一茬,做完一件又一件,想要使所有人高兴,就像刚腾空一个容器,又得把容器装满,那就需要反思自己并想一些办法解决这种难题了。
这种情况和出去度假前把衣箱装得太满是一样的道理,衣箱不能超量装载,工作分配同样也不能超过负荷。应该问一下自己在指定时间内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发挥最大效益?或者徒劳无功?
有的人虽然做出了很多工作成果,但是并不觉得工作很累,因为他们不加班工作也取得很好的成绩。他们合理运用时间来达到目标,而不是光从工作本身得到乐趣。他们不让工作干扰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诸如会见朋友、与家人团聚、钓鱼等等。
一般来讲,有些人工作过劳有以下原因:没有能力控制工作,没有有效地运用时间,没有科学的工作方法,拖延,不爱动脑思考等等。避免这些因素正是避免过劳死的方法。
我们每做一项工作前,都应当充分地考虑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成效,拟定一个周密的计划,再着手去做。若只是因一时的兴起而从事工作,不但事倍功半,而且也不易成功。一个工作有计划爱思考的人,是不会那么忙碌的。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10:59

第一卷 工作加油站
职场当中有七种走下坡的员工看看你是哪种
第一种,很多员工由于刚进公司时表现突出,在一些短期任务中取得好成绩,或者出乎管理者意料,在期待之外为公司创造效益,于是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并给予丰富的奖励甚至是职位的提升,但这只是短暂被赏识。而实际上在工作要求上可能由于个人能力没有达到,很快失败了。
解决办法:重新认识自己,为自己的能力、角色进行再定位,认真分析公司的需要,主动去寻找体现自身真正价值的需要,而不是被动地被推着走。
第二种,有的员工曾与老板一起创业,但过了创业阶段后,他们对公司的作用不再明显,贡献没有以前那么多,因此边缘化,这些人看到别人升迁、加薪、分房子、分车,自己不平衡,甚至会冒出一些事端。
解决方法:你必须认识到公司是老板的,不是你的,哪怕你是功臣。任何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对于管理、文化的要求不同。也许,恰恰是因为公司比较规范了,才需要变革,需要突破。所以,你的问题是:要去了解老板到底怎么想,怎么评估,怎么判断,再决定你该做什么。你也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苦劳,只有功劳才有价值。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有过苦劳而以为可以有更多权益。
第三种,由于企业合并购并,或者企业内部部门的调整。现在企业内部整合外部调整经常发生的事情,每一次并购都会带来裁员,以及部门调整,这种调整带来利益重新分配,但也会使一些老员工处于危险的地位。
解决方法:作为老员工,不要总想着自己过去的经验,而是要主动学习,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并调整自己与新的团队融合,争取重新成为公司里的有用之人。
第四种,是因为个性,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当中无法跟同事很好合作,无法与其他部门很好合作。纵向沟通比较少,横向比较多;或者横向比较少,纵向比较多。
解决方法:这种员工最不值得留,任何能力与个性,都必须有人认可,在公司里要能作用于公司的发展,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想要在职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好好考虑怎样使别人认可你的价值。
第五种,因公司阶段性变动而受影响。小陈是某单位外派的驻外机构工作人员,在外派机构里独当一面,在当地客户有较好的声誉,而且也在当地安家置业了。可是有一次,公司临时安排他回总部工作,本来定期调动也是公司的制度。从各方面来说总部都没有在外驻机构好,可能是以前的考核业绩不好或其他原因(总部没有明示),所以改调回总部。小陈为此感到很困惑,无法估计自己未来在公司的发展将会怎样。
解决方法:在这种临时的变化发生后,员工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各方评估变化产生的原因。是领导对你的业绩不满意,还是打算另有重用?如果是对你的业绩不满意,那么你回到总部,也未必能够享“清闲”,哪里都不会养闲人的。如果是另有重用,你就要做出评估,做还是不做,怎么做对你更有利?
这种变化其实也是一种契机,对于聪明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机会。在一个懂得聪明的工作的人眼里,这样的机会带来的选择余地很大。最重要的是:你现在已经拥有的资源,对你从事哪类事项的支持最有力?
第六种,不务正业,不知道在一个公司该干什么。一般企业用人讲能力态度两个大方向,如果一个员工喜欢做角色之外的事情,比如关心关心谁是老板的小秘,谁是老板的亲戚等等,这时老板必定对你的角色认定发生变化。
解决方法:老板请你过来就是为了创造利益的,可能让你担任的职务不同,做人力资源的要管理好一个团队,做工程师的要使机器正常运转,所有这些都是整个公司系统中的一部分。员工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所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关键就是到位,总游离原位当然给人不可靠的感觉。
第七种,实际上快速成长的员工,我曾经见到两年时间薪水涨十倍,一年时间涨五十倍。因为你跑的速度太快了,引发了你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
解决方法:适当的时候应该停下来整理一下,聪明工作的一个标准就是对自己的发展有计划,如果发展超出原计划,就说明要么之前的计划有问题,自己对自己的评估方法需要调整;要么就是事实的发展失控,需要稳稳当当地控制下来,哪怕可能会因此变缓或停滞一段时间。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11:47

第二卷 可不可以不要加班

加班并非就表示工作勤恳,而是工作能力不强,只能靠加班来完成任务。在单位时间里创造出更高的效率,才是企业管理者更为看重的。过分加班意味着你的计划没有做好,追究起来,是要承担责任的。
——向阳生涯管理咨询公司总裁洪向阳
在成都市高新西区某高科技产业公司,有一位员工常常需要加班才能做完当天的工作任务。一天晚上,他又加班到很晚,老板回办公室取东西发现了他。老板瞪了他一眼,吼道:“你怎么每天晚上都要整到这么晚?简直就是浪费公司的水电费。”说完,老板又批评了他工作效率不高,然后转身离去。
第二天,老板在办公室贴出一封《告员工书》,禁止员工加班。《告员工书》称:“不会休息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我公司提倡工作高效率,不提倡员工加班,并作如下规定:1.从今日起,公司规定的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员工一律不得加班;2.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加班,需提前向部门经理报告。”辛辛苦苦在办公室加班,结果不但没得到表扬反而受到老板责骂,这个员工心里想不通,很是郁闷。我想,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恐怕有一部分人也会不理解。
产生这种不理解的前提是没有认识到加班的消极作用。除个别临时性任务或特殊情况外,加班对于个人而言,是工作效率低下、缺乏计划性的表现;对企业,则意味着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统筹能力差,甚至缺乏市场竞争力等。知名的、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不可能是“加班企业”。
著名的IBM公司,在每天的下班音乐声中,都会提醒员工该下班了。惠普(中国)公司,在业界向来享有“不用加班”的美誉。公司不鼓励加班,主张“今日事,按时毕”,否则就是借加班作秀或消磨时间。按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标准,出色完成工作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我们中国公司向外企学习的是如何高效地工作。上海向阳生涯管理咨询公司的老总洪向阳说:“加班并非就表示工作勤恳,而是工作能力不强,只能靠加班来完成任务。在单位时间里创造出更高的效率,才是企业管理者更为看重的。过分加班意味着你的计划没有做好,追究起来,是要承担责任的。”
一项任务,如果没有办法在计划内完成,解决的方法也不只是加班,你可以向你的老板解释要求修改计划,增加人手或寻求帮助等等。
这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存在的认识误区,其实在许多老板眼中,爱加班的员工并不一定是好员工。好员工能够在工作时间内干完工作,不需要加班。如果你是经常加班,就要给自己敲警钟了,要知道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没有人愿意雇用一个办事效率低下的笨人。
如果你工作效率不高,可能是因为你办事没条理,轻重不分,以至于快到下班时才发现重要的事情没有做。长此以往,会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如果你不想每天从早忙到晚,按时下班,仍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就要学会聪明的工作。下面的几个技巧也许能帮帮你。
(1)理解后再行动。如果你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资讯之前就匆忙行动,这往往需要推倒重来。你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2)先做最难的事。刚开始工作时,你的精力比较旺盛,上午先处理最困难和麻烦的工作,这样效率较高,大事先做完会令你的情绪高涨,一天中其他时间的效率也会更高。
(3)避免堆积文件。每当有便笺送到你的桌上时便要着手处理。如果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可先把它做完。如果是复杂的工作,最少也先处理其中几个步骤,让整个工作有一个开始。
(4)定下工作期限。帕金森有一条定律:“工作会展延到填满所有的时间。”因此,派给自己或别人的任务,必须要有期限,没有期限就永远完成不了。如果你为每一项工作定下一个特定的完成时间,而且严格遵守时间限制,你工作时便会更有效率。
(5)及时结束谈话。为了高效,你有必要及时结束一场业务会谈,你可以这样说,“今天谈得很愉快。”然后就马上站起来。如果你试一试,就会发现这种方法效果确实不错。
(6)拒绝闲聊。有爱闲聊的同事在你的办公室里待着不走,你可以假装要去洗手间或将手伸向电话做出要打电话的样子。平时在你的领地内尽量少放容易引起闲谈的东西。
(7)不要一个人包打天下。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你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他们去做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授权给别人,同时也要给他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
(8)将最后期限提前。如果你要与别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某一个项目,一定要将他们的最后期限提前几天,这样一旦中间出了故障或某人生病了,你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这样做你还能有时间检查一下别人的工作,在最后呈交给老板之前可以纠正偏差和遗漏。
(9)巧妙地处理电话。为了避免双方打电话留下模糊不清的信息而浪费时间,建议你在离开办公室外出之前给同事留个口讯或更新录音电话中的信息,比如,“我今天上午不在办公室,但会在下午给您回电”。其次,请打电话来的人留下清楚明白的信息,比如,“请留下你的姓名、电话号码、有什么事、何时给你回电合适”。
(10)及早完成工作。在下午4:30关掉电脑,或者停下手头的工作,利用余下的30分钟计划明天的工作。时钟的时针指向5:00便立即起身迅速离开办公室,如果仍逗留在办公室,你的老板就会在最后几秒内又给你找点事干,或让你参加一些即兴召开的头脑风暴会议等。
记住上述高效工作的十项建议,如果你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落实这些高效工作的行动,相信不管你的工作多忙多累,你都可以每天工作轻松、准时下班了。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13:53

第二卷 掌控好自己的工作时间

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对时间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
——现代管理学论彼得·德鲁克
ACCA会计师公会曾经在上海组织了一个模拟求职训练营,对500多名复旦、交大、同济、上外、财大的应届毕业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等进行了测试。这道时间管理的测试题是:
如果你是一个农产品贸易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早晨8:30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5:30下班,今天需要处理7件事情:第一,处理当天紧急事情,需要1小时;第二,有谣传公司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处理投诉需要2小时;第三,和公司总监沟通需要4小时;第四,和总经理一起吃工作餐需要1小时;第五,编写下一年度的预算报告需要2-3天时间;第六,处理前一天的未处理完毕的事宜需要1小时;第七,准备下午开会的材料需要30分钟。你会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流程?
测试结果显示,九成大学生将一天的工作流程安排到深夜12点,尽管如此,他们还没有处理完一些重要的事情。这说明毕业生不会合理管理时间。专家指出,这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工作效率低下。大多数人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也因此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你要知道如果有件事你每天要花30分钟时间去做,在你一生当中那就是一年!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这样一句名言:“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对时间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我想为什么说“人是被自己打败的”,其道理就在这儿。
如果你整天在办公室忙忙碌碌,走来走去,书桌上各种公文及资料堆积如山,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实际上你是在对时间的管理上产生了偏差,由此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你不是忙得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我们不应被动地被时间牵着鼻子走,而应主动地掌控时间,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更大的效用。
一个不会管理时间的人,他生命中的许多时光处在一种浪费状态中,并随时可能会浪费他人的时间。一个会管理时间的人,总能泰然自若地待人处事,将应处理的事、应完成的事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非常有效率。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有限的人生。
在对咨询者的答复中,我常强调适当运用各种针对自身的管理工具。如果学会更有效地使用多种管理工具,将会在同样多的时间里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下面的几个时间管理工具或许对你非常有用:
(1)记录下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要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真正卓有成效,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是怎么耗用的。分析自己的时间,也是系统地分析自己的工作,鉴别工作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2)划分工作时区。将一天的时间分成几块来处理某些固定的事情,以免被其他事情所扰。比如,在特定的时间段阅读和回复e?mail,在特定的时间段处理文件、答复客户的要求、打重要的电话等等。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完成工作。
(3)能够很快地找到你要的东西。有关机构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做调查时发现,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六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此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4)工作最好一次完成,不可时断时续。研究发现,造成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时断时续的工作方式。因为重新工作时,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做。
(5)事前有准备。偶发延误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唯一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事前有准备,你能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6)不要拖拖拉拉。有些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7)有策略地安排开会的时间。如果是由你主持召开会议,将开会时间安排在上午11:00比较合适,告诉每一位与会人员会议将在中午12:00结束,这样就不太可能拖延。人们在肚子饿时,会比较迅速地切入正题。
(8)改进工作方法。简单事情处理改进的余地不大,但一些复杂事物的处理,多动动脑子,往往可以找到减少处理时间的办法。
(9)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际工作中,你会发现有很多没有工作任务的小时间片段,时间长了,这些小的时间片段累计起来很可观。因此你要学会利用时间片段,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样,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能你所做的事情比别人多很多。
(10)注重劳逸结合。计划不要排得满满的,一是要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二是要留有一些余量,因为一项工作到底要多少时间你不一定能准确计算。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适当的休息反而有助于提高整个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差错。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掌控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当你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将所有预定的工作全部做完而且井井有条,不再觉得有许多忙不完的事,不再觉得工作纷繁复杂,还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不再会遗忘某些重要事情,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有效地掌控了自己的时间,成了时间的主人。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13:53

第二卷 管理好自己的业余时间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从前,有两个道士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河,两个道士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河边挑水,久而久之便成了好朋友。
不知不觉4年过去了,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道士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道士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因此就没太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道士还是没有下山挑水。
一个星期过去了,右边那座山的道士心想:“他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看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他看到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打太极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星期没喝水的样子。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朋友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四年来,我每天都会抽空挖这口井,虽然有时很忙,但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我终于挖出了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去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正所谓白天求生存,晚上求发展。四年来,左边山上的道士利用业余时间挖了口井,终于可以不必为年龄大时挑不动水没有水喝而担心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现在我们工作怎样,都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为以后没有水喝而忧愁。业余时间可安排一些休闲活动,但还是要有计划地读书学习,把它用到“正事”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努力干出成绩。20世纪初叶,数学界曾经出现过一道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叫人头疼的难题,就是2的67次方减1到底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质数。
1903年,在纽约的一次数学学会上,英国数学家科尔登上讲坛,通过一番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果。
在热烈的掌声中,有人问科尔:“您论证这个课题前后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多么振聋发聩的声音!正是“星期天”这个人人皆有的业余时间,被科尔积零为整,充分利用起来,从而成就了一位卓越的数学家。类似科尔这样在业余时间内刻苦努力,从而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辉煌成就的人不胜枚举。
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因利用零散的小时间成就大事业的名人,比如鲁迅先生在评价自己的写作成就时曾轻松地说:“我只不过是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鲁迅先生的业余时间大多是在“随便翻翻”、“消闲的读书”中度过的。他的许多文章,包括有些很重要的文章,就是在“随便翻翻”中萌发出来的。再比如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把点滴时间称为“零头布”,他就是利用两年多的“零头布”写出了16万字的专著《仿射微分几何》。我现在经常去给企业讲“太极思维与员工管理”的课程,而对《易经》的研读,其实主要就是用了我自己每天早上的“厕上”时间。告诉你一个秘诀:那个时间段读书,理解力,记忆力都超级好!
由此可见,一个人若想成功,就必须懂得珍惜和利用好业余时间。把业余时间用到与工作有关的方面,使之作为“正业”的补充和延续;还可以用到健康的业余爱好上,丰富业余生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快节奏的工作学习之余,我们不妨放松一下,参加文娱活动,既可丰富生活,又可调节精力和体力。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但一切都要掌握一个度,经常地、不节制地长时间沉醉于娱乐场所之中,非但起不到文化娱乐的效果,反而会因精神状态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影响工作和学习,时间长了会使身体疲惫累积,使机体能力和精力下降。
许多损伤身体、影响体质的因素都是和过度、过量、不爱惜自己有关。比如,业余时间几个人玩玩扑克牌和打打麻将牌,可消除烦闷,也可增加人际间的关系,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有不少人业余时间迷醉于牌桌和麻将桌上,通宵达旦,在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和静止坐姿的情况下,使思维和身体处于紧张极限,使人精神恍惚,食欲减退,影响工作,影响身体。更有甚者用麻将和扑克进行赌博,志向堕落,污染了社会风气,我们应该坚持反对。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休息”是要为工作养精蓄锐、充电增智,而绝不是沉溺于花天酒地、摸牌赌博等无聊刺激和违法活动之中。我们处在的这个时代,需要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需要不知疲倦的进取精神。我们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做一些有利于工作、学习和健康的事情,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2 13:53

第二卷 要务优于急务,选择优先速度

有效的管理是要先后有序。在决定哪些是“首要之事”以后,时刻把它们放在首位就是管理了。
——潜能成功学家史蒂芬·柯维
我记得美国财富杂志曾经有一个报道高级主管是如何分身有术的例子。高级主管的一天时间是十分忙碌的,一个接一个的会议,电话不断,很多的研讨会,甚至于吃饭时也有人来作汇报。这些高级的主管们,既要有宏观的眼光思考公司的长远大计,又要聚精会神地盯着公司的各类琐事。他们是怎样轻松高效地工作的呢?
答案就是:决策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不重要,区分轻重缓急,做好分工协调,依照“要务优于急务,选择优先速度”的原则,排定日常工作的优先顺序。美国东南航空公司的最高执行长官凯勒赫,授权他的法律秘书每天给他一张待处理的单子,里面的事情分成两类,一类立刻完成,一类是最迟可以延长到明天早上完成的。这个效果非常神奇。
有效的管理是要先后有序。在决定哪些是首要之事以后,时刻把它们放在首位。工作中要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按照事务的重要程度来安排。一天,有一位公司的老板来拜访卡耐基,看到他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在哪儿呢?”卡耐基说:“我所有的信件都处理完了。”“那你今天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老板又追问。“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看到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态,卡耐基微笑着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依序处理。”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几周以后,这位老板请卡耐基参观其宽敞的办公室,对他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样,因此得动用三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一切都改变了,你瞧,再也没有没处理完的事情了。”这位老板就这样找到了处理事务的办法,现在的他已成为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我们做工作时也一定要考虑事情的轻重缓急,这样就会更有利于我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
所以,当你面前摆着一堆工作要做时,应问问自己,哪些最重要,对它们做优先处理。如果你听任自己让紧急的事情左右,你的工作中就会充满危机。
判断工作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工作的优先顺序,在行动时可分为四个层次:
(1)重要但不紧急。我们工作之中,大多数真正重要的事情都不是急的,可以现在或稍后再做。实际上我们却往往把这些事情无休止地拖延下去。对这类工作的注意程度,可以分辨出一个人办事有没有效率。正确的方式是:要把这类工作作为第一优先的事情。只有当你把主要精力用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上,你才能从容应对。记住一个原则:把最重要的事做到最好,不值得做好的事,就不值得去做!
(2)重要又紧急。这些事情看上去比任何事情都要优先,似乎必须立刻去做。而这样的结果是:你会嗜急成瘾,永远忙忙叨叨。其实,最好的时间管理,就是让这类事越少越好。
(3)不重要但紧急。这一类是表面上看起来需要立刻采取行动的事情,但客观而冷静地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列入次优先工作中去,或者,让别人去做。
(4)既不重要也不紧急。我们常常在做重要的事情前先做它们,这是本末倒置。因为这些事情会让你分心,它们给你一种有事可做和有成就的感觉,使你有借口把重要的工作向后拖延。这是许多能力不够而又身居高位的人的最大弱点。
我们大多数重大目标无法达成的主因,就是因为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次要的事情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根据自己的核心价值,建立起优先顺序,然后坚守这个原则,并把这些事项安排到自己的例行工作中。
我们要学会分清工作的主次。首先把那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放一边去,接着再排除那些你认为以后再干也不要紧的工作。对于那些必须目前就干的工作,也要很好地进行组织。组织工作的方法有如下几条,既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条,也可以互相配合使用。
(1)同时综合进行多项工作。办事要有顺序,并不是同一时间内只能办一件事,而是运用系统论、运筹学等原理,同时综合进行几项工作,这样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把若干步骤结合起来。有两项或几项工作,它们既互不相同,又有类似之处,互有联系,实质上又是服务于同一目的,因而可以把这两项或几项工作结合为一,利用其相同或相关的特点,一起研究解决,这样就能节省时间。
(3)改变步骤的顺序。考虑做工作时采取什么样的顺序最合理,善于打破自然的时间顺序,采取电影导演的“分切”、“组合”式手法,重新进行排列。
(4)改变工作方法。改变工作的手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分析改善方式”,对现行的手段、方法认真仔细地加以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使之与实现目标的要求相适应。一种是“独创改善方式”,不受现行的手段、方法的局限,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目的的各种设想,从中选择最佳的手段和方法。
(5)尽可能把不同性质的工作内容互相穿插,避免打疲劳战。如写报告需要几个小时,中间可以找人谈谈别的事情,让大脑休息一下。
(6)把某种要素换成其他要素。如能打电话的就不写信,需要写信的改为写便条,需要每周出访的改为隔周一次,在不出访的那一周里,可用电话代替出访。
(7)作业标准化。用相同的方法来安排那些必须时常进行的工作,比如,记录时使用通用的记号,这样一来就简单了。对于经常性询问,事先可准备好标准答复。
“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要务优于急务,选择优先速度”,这是高效工作的精髓。但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时间管理还应尽量避免产生急务,这就要求平时尽量多处理要务,这样可以减少任务的堆积,降低既是要务又是急务的任务产生概率。记住这个原则,并把它融入工作当中,你才会感觉自己的工作轻松高效,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安心,会一直觉得陷于一场无止境的赛跑里面,永远也赢不了。


作者: 小葱    时间: 2010-1-12 14:40
我不爱看专家写的书,理论与实际总是有冲突的说~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09:25

第二卷 计划你的工作,工作你的计划

你应当计划你的工作,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计划,你始终不会成为一个工作有效率的人。工作效率的中心问题是:你对工作计划得如何,而不是你工作干得如何努力。
——美国某公司董事长赖福林
美国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赖福林每天清晨7点之前准时来到办公室,先是默读15分钟经营、管理和哲学的书籍,然后便全神贯注地开始思考本年度内不同阶段中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制度。接着就是重点考虑一周的工作,他把本周内所要做的几件事情一一列在黑板上。
大约在8点钟左右,他在餐厅与秘书共进咖啡时,就把这些考虑好的事情商量一番,然后作出决定,由秘书具体操办。赖福林工作有计划,做事不忙乱,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引起了美国管理界的高度重视和赞扬。赖福林说:“你应当计划你的工作,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计划,你始终不会成为一个工作有效率的人。工作效率的中心问题是:你对工作计划得如何,而不是你工作干得如何努力。”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要认识到做出合理计划的重要性。工作有目标和计划,做起事来才能有条理,你的时间就会变得很充足,不会扰乱自己的神志,办事效率也极高。
工作过度而吃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工作太多,而实在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那些习惯毫无计划地工作的人,总是这样想:“我必须工作,我必须工作,我必须工作。”可是,没有计划,你很可能被一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事缠身,而该做的事做不完。如果你每天有计划,那么你在每刻钟之内,都应当知道要做什么事。
你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要排出一个顺序,拟定一个程序表,尽力按着程序表去做。如果你的工作只需一小时做完,便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它,其余的时间去玩乐放松。本来只要一小时的事,而拖延到一天才做完,实在是愚蠢。如果你的事太多,而时间不够,则选择最重要的做好,把不重要的删去。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注重计划的人。他时时把他所要做的事都记下来,然后拟定一个计划表,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便按时做各项事。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上午9点钟与夫人在白宫草坪上散步起,至晚上招待客人吃饭等为止,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当该睡觉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做了,所以他能完全丢弃心中的一切忧虑和思考,放心地去睡觉。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是罗斯福之所以办事有效率的秘诀。每当一项工作来临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插在他的日程表里。因为能够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才能把许多事在预定的时间之内做完。
在制定日计划的时候,必须考虑计划的弹性。不能将计划制定在能力所能达到的100%,而应该制定在能力所能达到的80%。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以及上司交办的临时任务。如果你每天的计划都是100%,那么,在你执行临时任务时,就必然会挤占你业已计划好的工作时间,原计划就不得不延期了。久而久之,你的计划失去了严谨性,在上司的眼中,你就不是一个很精干的员工。
要想做事不忙乱,除了工作计划让你有条不紊之外,你还需要营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有些人在每天的工作中忙得晕头转向,需要的每一样东西都好像故意和自己作对,需要它们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其实这些都源于办事杂乱无章。即便总能在满头大汗之后完成工作,但由于不能有条理地工作,充分地利用资源,也会给上司留下一个毛躁的印象,以至于不敢委以重任。
有些人没有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他们总能为自己找到借口,说自己是多么的忙,无暇分心在这些小事上,或是怕清理东西时,把需要的或是有价值的文件也一起清理掉。
办公桌上杂乱无章,会让你觉得自己有堆积如山的工作要做,可又毫无头绪,好像根本没时间做或做不完一样。面对大量的繁杂工作,再大的工作热情也会被冲淡,还会让你感到疲惫不堪,从而降低了办公室生活的质量。美国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前总裁罗兰·威廉姆斯每天埋头在办公室里,处理着好像没完没了的工作。他第一次到德萨尔诊所的时候,已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紧张。他告诉医生,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三张大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东西,他每天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可工作似乎永远都干不完。在与德萨尔仔细地交谈以后,他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办公桌,最后只留一张写字台,当天的事当天必须处理完毕。从此,就再也感觉不到没完没了的工作的压力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混乱会造成不该有的干扰,降低工作效率。环视你的办公室,看看哪里是造成混乱的根源。它可能是一条乱拉的电话线,也可能是一个放在过道上的盒子,或是办公桌上一台已经损坏了的设备。将用不着的东西移出视野之外,将不再使用的东西扔掉。
其实,整理办公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整理你的思路的过程,不管你有多么忙,也要把办公桌收拾得像你的内心一样,保持办公桌的整洁、有序。在每天下班之前,要养成整理办公桌的习惯,把明天必用的、稍后再用的或不再用的文件都按顺序放置并保持桌面的整洁,这会使你从中受益无穷,你不仅会赢得别人的信赖,还会拥有平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工作也会变得有条不紊,充满乐趣。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09:26

第二卷 学会释放工作压力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承受着诸多压力,内心不得放松,这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愉快心情。如果不想被工作搞得苦不堪言,并保持一分从容,一分悠闲情致,那就要想法解决这种困扰,学会释放工作压力。
——美国职业心理医师卡尔森
我有一位朋友在公司里的人缘很好,他性情温和、待人和善,几乎没人看到过他生气。有一次我经过他家顺道去看看他,却发现他正在顶楼上对着天上飞过来的飞机吼叫。于是我好奇地问他原因。
这位朋友说:“你看,我住在机场附近,每当飞机起落时都会听到巨大的噪音。后来,当我心情不好或是受了委屈、遇到挫折想要发脾气时,我就会跑上顶楼等待飞机飞过,然后对着飞机放声大吼。等飞机飞走了,我的不快、怨气也被飞机一并带走!”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他脾气这么好,原来他懂得如何适时宣泄自己的情绪。
压力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必须学会宣泄。美国职业心理医师卡尔森说:“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承受着诸多压力,内心不得放松,这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愉快心情。如果不想被工作搞得苦不堪言,并保持一分从容,一分悠闲情致,那就要想法解决这种困扰,学会释放工作压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压力会造成特别的生理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令人感到不快的。积极乐观的人对压力能坦然接受,即使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也依然过得轻松自在,毫无倦意。当他听到同事赞扬自己工作很出色,听到上司准备提拔自己时,就会产生压力,这是一种出于本能的积极反应。
生活的意义在于面对环境带来的刺激,人因此能体验快乐和成就感。压力是生活、工作的调味剂,如果没有压力,就会导致死亡。人必须有适量的刺激,才能更好地生活。适中的压力不仅最有利于肌体,也最有利于心理上的平衡,因而是质量最高的生活。
面对压力,大多数人是牢骚满腹,如果把牢骚强压心底,即使不憋出病来,也一定会烦躁不安。所以要想减轻工作上的压力,就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宣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主张:如果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与其憋在心里郁郁寡欢,不如说出来让人释然。言语本来是表达感情的一种工具,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工具排遣心中的苦恼烦闷。
所以说,工作上有些不开心的事,不妨把它说出来,这样能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安慰自己,从中得到精神上的鼓舞,摆脱心理负担。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言自语就是一种最健康的解决精神压力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神放松术。
当你感到整天被工作所累,人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时,不妨仔细看看镜中的自己,自言自语道:“不错嘛!并不太老,还是颇具魅力的,依然年轻!”能够有意识地欣赏自己,学会自我解嘲,自我排遣,这样一来,心情就会好许多,信心也变得十足了。
当你挨了上司的批评,心中愤愤不平时,可以一个人躲起来独自“控诉”:“哼!有什么了不起!你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就算我有点不对,也不必这样盛气凌人嘛!我根本没兴趣理你!”一番喃喃自语,气也顺了,怒也消了,还是努力工作吧。
总之,工作中许许多多不愉快的事发生后,可以用自我抒发的方式对着自己说一通,可以是倾诉,也可以是发牢骚,甚至是宣泄,这些都可以缓解你压抑、紧张的心情。在思绪紊乱,工作紧张之时,自己声音的声调有一种使自己镇静的作用。既能起到“一吐为快”的效果,又能专心于发泄而减少对别人的侵犯行为,使你能很快走出阴影,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做人要心胸宽广一些,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的小事最好忽略掉。别因一件小事挑起一场“战争”,使得办公室永无宁日,自己也没有精力去处理本职工作。记住,抱怨要适可而止,毫无意义的发牢骚更应该避免。
专注地做一些小事也是调整心境的好方法。我认识的一位公司经理,因神经极度紧张而看了几个月的心理医生,情况并无好转。晚上他吞下安眠药后仍用手提电脑工作。我劝他每天找一件小事来做,而且做的时候全心全意就专注此事,其他什么都不想。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他想不出自己能有什么小事可做。问题就出在这里。他要做的事全是重要的,连打场球都是商场心理战,午饭和晚间应酬更不必说。最可怕的是,他早上从家里开车到公司,直至坐到办公室位子上,都想不起自己究竟是如何把车一路开过来的。他说脑子里这种空白越来越多。
我建议他在公司里放一盆植物,每天抽出15分钟好好照顾它,除了浇水,还可买点洁白的沙粒,覆盖在泥土表面上,再准备一块小小的干净的布,细心地抹抹叶子,甚至吹一阵口哨给它享受享受。要不就从抽屉里拿出块布来钉纽扣,说不定还能钉成一幅看起来不错的画呢。那位经理接受了我的建议,紧张得到了缓解,也找到了美好的感觉。
工作之余做一些小事,这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抛开生活烦恼、享受生命的好方法。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它可以丰富你的精神生活,升华你的精神境界,对你心中的不快起到缓解与消释的作用。
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每天做一些小事,你就能拥有一个宁静的心境,你的职业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09:28

第二卷 高效工作,平衡生活

人生有两项主要目标:第一,拥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们。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努力工作,同时享受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亨利·福特曾经聘请一个效率专家来检测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业绩与表现。这个专家的报告里充满了赞美之词,只是对其中一个员工存在很大疑虑。他告诉亨利·福特:“那间办公室里的那个家伙白拿钱不干事。每次我经过那间办公室时,总看见他把脚搁在办公桌上悠闲地坐在那里。”
亨利·福特回答道:“那个人曾经想出了一个让我们节省了数百万美元的好主意。每当他正在想一些好主意的时候,他的脚就会那样放着。他总是看起来很悠闲,但他却是我最好的员工。”工作高效率的员工,总是能使自己很轻松,又会得到老板的奖赏,以及令人钦羡的回报。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忙碌的人,而是在方法上与众不同的聪明者。如果一味地忙碌却不知思考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方法,就会只出蛮力不出活,一身是劳累,又哪里能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呢?
努力工作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很多人都把“努力”、“勤奋”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因而整天忙忙碌碌,常年忍受着劳累,但这样就一定能够成功吗?就一定会获得富裕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吗?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向媒体公开表示,他不赞成辛辛苦苦地工作,因为成功与辛苦工作没什么必然的关系。相反,运用高效率工作的快乐方法,能帮助人拥有更轻松悠闲的生活节奏,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收获。他说:“人生有两项主要目标:第一,拥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们。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努力工作,同时享受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身在职场的人们越来越感到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根据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5%左右的人感到工作不快乐,身心疲惫。所以,“努力工作,尽情享受”(workhard,playhard)的文化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同和倡导。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些人活着是为了工作,结果他连死都死在工作上,这是不应该提倡的。努力工作和良好的业绩并不是公司对员工期望的全部,而保持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平衡,精神饱满地工作与积极地生活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目标。
过度的劳累工作可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后果,最终会导致很多疾病,例如失眠、抑郁症、心脏病、溃疡和背痛等等。这些疾病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你立刻失去战斗力,甚至给你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每天,你是不是任由疲倦、沮丧、烦闷包围着你?你对你的生活与工作感到无比的厌烦,简直有快活不下去的感觉?当你觉得疲倦、容易发脾气、动不动就对上司或同事发怒的时候,这就是你要休息的信号。
这时候,你就要去寻找一些工作之外的东西,享受8小时之外的快乐。你可以通过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活动来调解工作压力,拥有更加健康、平衡的生活,促进个人成长和能力发展,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绩效。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阳光心态,把工作当作快乐的生活过程。
过度的压力和劳累常常使人身心受损。你一定要谨记,事业上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确保工作和生活张弛有度。工作越是忙碌,越是应该学会见缝插针地“偷懒”,以便有足够的体能和极佳的精神状态,从容应对摆在面前的大小事务。
不管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一定要保证每周都拿出一定的时间让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去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去郊游、登山,也可以去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去参加社区活动。
尽管有些人留出了休闲的时间,但他们的休闲时间大部分只是花在看电视上。这种休闲方式我很不提倡,看电视是最消耗时间的消遣——看电视是取代社交活动,而不是参加社交活动,是一种消极的活动。除了看电视外,也有一些人以花钱购物、吃零食、到处闲逛等方式来度过他们的休闲时间。实际上,这些也是消极性的休闲。
那么,哪些才是积极性的休闲活动呢?比如写作、阅读、散步、参加社区活动等,这些都可以拓展个人思维和才能的活动,才是积极的休闲活动,它们能让人在生活中获得满足感。留下休闲的时间还不够,你还要知道如何去休闲、运动。
总之,你除了要执著于工作之外,还必须拥有个人的生活空间——花时间去休闲、运动。如果你能在工作之外也过着充实而满足的生活,你就能把这种好心情带入到工作中去。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09:36

第二卷 时间管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2080法则
2080法则是在管理界很常见的规律。比如说公司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销售人员,约20%的人口控制了80%财富,而我们的日常工作中,20%的工作耗费了我们80%的时间,20%的客户带来80%的业绩,等等。
2080法则广泛应用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同样也可以应用在员工个人的时间管理上。将工作的轻重分为20和80,再将完成的时间分为20和80。在开展一个阶段的工作之前,先分析好什么工作是重要的,什么工作是次要的;什么工作会占用比较少的时间,而什么工作会占用大量时间。整理好后,先从重要的且占用时间少的做起,其次是次要的占时间少的,再然后是重要的占时间长的和次要的占时间长的。
其实2080法则的核心就是找出关键,做事情从关键的地方入手。
搜索排序法
参考现在网络的搜索引擎,对手头的工作进行关键词的组合搜索及排序,选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比如同时有几项任务,有八月份要完成的,有十月份要完成的,有部门要求紧急的,有对自己在公司地位有直接影响的,找出两三个关键词,然后先后给这些任务排序。
聚合筛选法
“不要重新发明轮子”,尽量避免做重复的工作,考虑充分借用、利用别人已经做好的。这种方法主要是集中资源,并从最终目标或最高效率出发,站在金字塔的顶端,统筹所有的工作。
唯一选择法
假设只能做一件事,从众多工作中选出一项,集中精力去完成它。然后在剩下的工作中再选出一项,集中精力完成,这样依次把所有的工作完成。
末位淘汰法
与唯一选择法相应,这种方法先把排在末位的工作或者任务暂时抛开,从重要的和紧急的做起。
差异法
找出各种工作及各项任务的不同之处,优先处理那些时机与资源都适合的问题。
最精优先法
把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先解决了。以摘果子为例,最佳的采摘方法是先把手边的容易摘到的果子先摘下来。这样的问题也许其他竞争者也能很快解决,这时更要看谁能最先做到了。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10:01


第三卷 水涨船高,人抬人高
员工们不愿意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由此带来的商机错失、系统不全、培训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每年要损失数十亿英镑。
——伦敦伯克贝克学院心理研究员阿德里安·派奇
在一个山村,有个农民不安于现状,对自己的玉米收成很不满意。他私下打听,买来优质的玉米种子播种下地,第二年果然大获丰收。他的邻居在惊羡之余,都请求他能卖些新种子给他们,可是,这个农民为保全自己的优势,断然拒绝。
不知为什么,从第二年开始,这个农民的玉米收成差了,到了第三年,更是明显的减少。最后,他找到了原因:原来他的优质玉米,接受的却是邻人田中劣等玉米的花粉。一个人拥有技术优势时,必须学会保护;但更要明白,要想继续强化自己的技术优势,还必须学会共享与合作。因为共处一个价值链,共处同一个系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俗话说:水涨船高,人抬人高。一个高效的团队,她的成员一定具有互助精神,能够把团队的目标置于个人的目标之上,乐于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人取得成功。人的价值,除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列出一个公式:I+We=FullyI。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价值。认识自己的不足,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基础。
芝加哥公牛队是篮球史上最伟大的球队之一。1998年7月,它在美国篮球联赛总决赛中战胜爵士队后,取得第二个三连冠的骄人成绩。但公牛队的征战并非所向披靡,而是时刻遇到强有力的阻击,有时胜得如履薄冰。
与公牛队交战的对手都会在战前仔细研究公牛队的技术特点,然后制定出一系列对付它的办法。而曾经闻名一时的办法之一,就是让迈克尔·乔丹得分超过40分。听起来挺滑稽,但对手言之有理:乔丹发挥不好,公牛队固然赢不了球,乔丹正常发挥,公牛队胜率最高;乔丹过于突出,公牛队的胜率反而会下降。因为乔丹得分太多,则意味着其他队员的作用下降。公牛队的成功有赖于乔丹,更有赖于乔丹与别人的协作。
事实上乔丹本人也善于同队友合作,这与他的品格有关。皮蓬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但乔丹没有把队友当作自己最危险的对手而嫉妒,反而处处加以赞扬、鼓励。为了使芝加哥公牛队连续夺取冠军,乔丹意识到必须推倒“乔丹偶像”以证明“公牛队”不等于“乔丹队”,1个人绝对胜不了5个人。一次,乔丹问皮蓬:“咱俩3分球谁投得好?”“你!”“不,是你!”乔丹十分肯定。乔丹投3分球的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但乔丹对别人解释说:“皮蓬投3分球动作规范、自然,在这方面他很有天赋,以后还会更好,而我投3分球还有许多弱点!”
乔丹还告诉皮蓬,自己扣篮多用的是右手,用左手也多是习惯的帮一下,而皮蓬双手都行,甚至用左手更好一些。这一细节连皮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每回看他打得好,我就特别高兴;反之则很难受。”乔丹的话语中流露着他们之间的情谊。正是乔丹这种心底无私的慷慨,树立起了全体队员的信心并增强了凝聚力,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足球运动也是如此,需要强烈的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团体配合。不管是球王贝利,新球王马拉多纳还是球星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都不可能在没有配合的情况下光芒四射、熠熠生辉。任何事情都必须依靠朋友和同事的力量,借助集体的作用力更能便捷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也在相互支持中实现各自的梦想,取得事业的丰收。
高效团队的成员总是愿意为团队的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努力寻求对团队最好的方案;愿意做幕后工作来帮助团队取得成功;只要有需要,无论何时都会全心全意地投入;总是乐于帮助他人,态度积极,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同事之间很好相处,在一起工作很快乐;愿意仔细聆听他人的观点。
缺乏互助精神的团队成员更多关注的是“我自己”,而不是“我们”。他们通常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他们根本不关心。伦敦伯克贝克学院的心理学研究员阿德里安·派奇说:“员工们不愿意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由此带来的商机错失、系统不全、培训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每年要损失数十亿英镑。”现在的企业都不愿意聘用一个“不懂合作的能人”。麦肯锡公司在一次招聘人员时,一位履历和表现都很突出的女性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一轮小组面试中,她伶牙俐齿,抢着发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小组其他人几乎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然而,她落选了。麦肯锡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这位女性尽管个人能力超群,但明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招这样的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重要的。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的微软公司,在做产品研发时,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如果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研发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合作是一门精深的人际关系学,要依靠别人,更要学会与人协作。做事情讲究的是有力一块使,有成就一起分享,懂得合作之道的人总能做到“双赢”。无论一支足球队、一个企业、一个研发团队、还是一支军队,成员的合作无间对于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没有哪个成功的团队不需要合作。许多重大成果的获得者往往是团体冠军,善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取得成就的机会就更大。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用于激励士气是很好,但有个前提:你必须首先成为好的士兵,服从指挥,和战友配合默契,能够把自己的位置守好。只想当“团队领导者”的人,企业是不愿意要的。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10:03


第三卷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任何优异成绩都是通过一场相互配合的接力赛取得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竞争过程。任何团队成员必须关注整个团队的利益,而不是自己,要善于传出接力棒,而不是单枪匹马独自完成整场比赛。
——企业管理专家阿瑟·卡维特·罗伯特斯
老鼠透过墙上的一个洞,看见农夫正在房间里把玩着一个捕鼠器,不由得吓呆了。它跑到院子里,大声叫喊:“这个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这个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
母鸡头也不抬地说:“捕鼠器是用来对付你的,和我没关系,我不用操心。”老鼠找到猪,对它说:“这个房子里有一个捕鼠器!”猪冷漠地回答:“对不起,我帮不了你。”老鼠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牛,牛说:“捕鼠器威胁不到我。”最后,老鼠万般无奈,沮丧地回到房里独自面对捕鼠器。
当天晚上,捕鼠器发出了响声。农夫的妻子赶忙过来查看,黑暗中一条被夹住了尾巴的毒蛇咬了她一口。农夫急忙把妻子送到医院,看完病回到家后她发烧了。
有人说,新鲜的鸡汤可以退烧,农夫就拿着刀到院子里杀母鸡煮汤。可喝完了母鸡汤妻子的病还是不见好转,邻居和朋友们纷纷前来帮忙,轮流照顾她。为了款待大家,农夫把猪杀了。农夫的妻子病情恶化终于不治,许多人来参加葬礼,这一次牛成了悼念后的盘中餐。我们总能听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职场论调。这本来就是消极的处世哲学,在职场当中,这更不可取。抛开道德不谈,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愿意帮助别人,看似合情合理,但我们还要知道,世上很多事看似没有关系,其实都是互相关联的。我们做工作时也千万不要只关注自己眼前的事而不管其他,要知道工作中与自己“无关”的事不一定对自己没有影响。
一位老板看到一位员工在办公时间看闲书,对他说:“如果你暂时没事可做,为什么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事呢?”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工作中我们不要将某一件任务孤立地看待,因为工作有连续性,你的任务可能是过去某项工作的延续,或者是未来某项工作的基础,还会涉及多个部门或岗位。
工作有很多中间环节,彼此间需要协调。有的员工在做某项工作时往往只偏重于自己本身所应完成的职责,将工作传递到相关工作部门与工作岗位之后便听之任之了。这种人缺乏互助精神,更多关注的是“我自己”,而不是“我们”。我们不应该只专注于自己的利益,要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全神贯注于团队的整体利益。
正如企业管理专家阿瑟·卡维特·罗伯特斯所言:“任何优异成绩都是通过一场相互配合的接力赛取得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竞争过程。任何团队成员必须关注整个团队的利益,而不是自己,要善于传出接力棒,而不是单枪匹马独自完成整场比赛。”
工作之中,有能力时就应该帮助同事。帮助同事,并不一定要在大事上帮助才显示出你的深情厚谊,其实只要在平常的一些小事上多帮助同事,一样能够赢得友谊。然而,一般人都是非常被动,不知道主动地去跟别人搞好关系,而是站在那里等候别人来向他问候,这样的人是难以成功的。要想成功,就要主动伸出你的援助之手。一个人陷进了沼泽地中,他扯开嗓子,用尽气力呼喊救命。很快一群人就来到了出事地点。“把你的手伸给我,”有个人向陷入泥沼中的人喊,“我把你拉出来。”可那人陷在泥中只是拼命地喊叫,却对他的话无动于衷。
“把你的手伸给我!”上面的人又喊了几次,但下面的人只知道喊救命。这时旁边的一个人说:“你难道没看见他永远不会伸出手来给你吗?你应该把你的手伸给他,那样你才能救他。”这个人赶快把自己的手伸向那个陷在沼泽中的人,陷在沼泽中的人立刻抓住了他的手,这个人就把他救了上来。同事之间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办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当你的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你应该主动出击,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使他摆脱暂时的困境,而不要冷眼旁观。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你把助人当作一种习惯,乐于助人,善于帮人,一旦你有需求的时候,别人也会主动来帮助你。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10:04

第三卷 每一位同事都值得尊重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你尊重人家,人家尊重你,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交易。
——印度诗人泰戈尔
我国著名的戏曲演艺家梅兰芳先生曾向齐白石学画,作为弟子,经常为齐白石磨墨铺纸,而他的画艺也受到齐白石的赏识。
后来,梅兰芳在戏曲行由于演技高超,名声如日中天,与此同时,曾为其师的齐白石却生活俭朴,衣着平常,经常不被人理睬。但是,梅兰芳并不以自己是戏曲界的名角而轻视齐白石。在公共场合,梅兰芳总是恭敬地同他交谈,常常使得在场的宾客惊讶不已。
为此,齐白石特地画了幅《雪中送炭图》赠予梅兰芳,并题诗:“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说姓名。”
梅兰芳与齐白石两位艺术大师的友谊一直维持到终生,为后人所景仰。这里既没有市侩的势利眼,也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堪称平等待人、平等相处的典范。在与同事交往中,我们提倡平等的交往,在交往中应自尊而不骄傲,尊重别人而不谄媚;受惠于人不形成依赖;批评别人以精诚相待、忠言诱导;受人批评应虚心诚恳,即使对方有所偏颇,也不耿耿于怀,只要对方是出于真诚目的就不要再计较。同事交往,只有相互平等,才会有真正的彼此尊重。
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向孤立无援的境地。
古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尊敬别人能换来别人的尊敬,互相尊敬能互相受益。尊重使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别人的感受,为别人着想,用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更好地感受体味人际关系的奥妙。小伍和小霍在同一单位工作,在工作能力上小伍比小霍稍胜一筹,这让小霍心里很不爽,而他平衡自己妒忌心理的方法便是伺机向小伍放暗箭。
有一次,单位举行篮球比赛。由于小伍是篮球队的主将之一,小霍也前往“捧场”。当他看见小伍第二次投不中时,他用力鼓掌并大声叫喊:“不中不要紧,精神可嘉!”结果小伍第三次投不中时,小霍阴阳怪调地说:“再来一个,总有投中的时候嘛!”小伍再次还没投中,小霍继续冷嘲热讽:“命中率有进步!”如此这般,在整场比赛中小霍表面上是给小伍捧场,实际上却在奚落他、挖苦他。
工作中小伍经常获得奖励,小霍最喜欢对他说:“脑袋那么好使,叫咱这样的笨蛋脸往哪儿搁呀?”在背后,小霍好像开玩笑似的对其他同事说:“小伍的拍马屁功夫了不得,弄得领导们服服帖帖……哈哈哈!”
在一次讨论方案的会议上,小伍刚刚说完自己的设想,请大家发表意见,小霍就用不阴不阳的口气说:“小伍花了这么大的工夫,搞了这么一堆材料,一定很辛苦,我怎么一句也没听懂呢?是不是我的水平太低,需要小伍给我再来一点启蒙教育?”
他的话一出口,小伍的脸就气红了,说:“有意见可以提,你用这种口气是什么意思?”显然,小霍的话是太刺激人了。面对小霍的恶言恶语,小伍本想反击,但一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于是又隐忍作罢。
后来,小伍升级的速度比小霍快,当上了小霍的上司。终于有一天,小伍逮住小霍的错误,借机将他调到单位下属的一个小厂接受锻炼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你尊重人家,人家尊重你。不尊重别人就会深深地刺伤别人的自尊心,并且让别人勃然翻脸,这样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就如同一个人站在镜子面前,笑时镜子里的人也跟着笑;对着镜子大喊大叫,镜子里的人也大喊大叫。因此,要想获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自己必须尊重别人。
1914年,托马斯·沃森创办了闻名于世的IBM公司,同时沃森提出了“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宗旨。沃森认为,尊重人就要讲公平,只有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才能形成团结友爱的氛围。尤其是IBM公司的管理人员,对公司里任何员工都必须尊重,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员工尊重顾客,即使对待同行竞争对象也应同等对待。
在IBM公司里,每间办公室、每张桌子上都没有任何头衔字样,洗手间也没有写着什么长官使用,停车场也没有为长官预留位置,也没有主管专用餐厅。IBM公司有这样一个非常民主的环境,每个人都同样受人尊敬。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倘若能够留意尊重别人的人格和立场,这就得到讨人喜欢的秘诀了。莎士比亚告诉人们:“如果你想到达你的目的地,你就必须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向人家问路。”要想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遵循以下要点:
尊重别人的人格,切忌说有伤他人人格的话。说话要注意言辞口气,轻蔑粗鲁的语言使人感到受侮辱,骄横高傲的语言使人与你疏远,愤怒粗暴的语言有可能将事情导向不良后果。一个尊重别人的人不会用暴力、辱骂、仇恨去对待别人。
不要过度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向别人述说自己的生活琐事,夸耀自己的经历,或只知道谈论个人的兴趣,从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这实际上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尊重别人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标准,尊重别人的标准,这是一个基本的处世态度,并且是大众普遍认可的,是行之有效的。
我们经常讲要“倾听”,你体会一下那个动作:倾下身子,很谦虚地,倾尽全部注意力去听。这样,说的人也会倾其所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沟通的目的不是“说”,而是“听清楚,说明白”,要达到双方都完全了解的目的。倾听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还会赢得他人的信任。随意打断说者的话,是一种不礼貌、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与人相处中,我们常因热衷于表现自己,而忽略了这个原则。
在职场中的活动总是处在一个大的环境中。这样便不可避免地要与各色人等交往。尊重公司每一个人,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大家关系融洽,心情才会舒畅。这不但有利于自己在公司获得好口碑,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用友善的眼光注视别人,对每一个人投以微笑,用友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你。尊重公司里的每一个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需要你切实地去贯彻执行。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10:04

第三卷 聪明的人融入团队

团队合作是一种劳动技能,应该在学校里受到更多的重视。不管对个人在工作职位上的成功,还是美国企业与国内外对手竞争的胜利,这项新技能的传授是很必要的。
——美国劳动部报告
有一个能力很强的员工,在面对客户的谈判中表现突出,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效益,受到了经理的高度赞扬。这次谈判使他更加认识了自己的价值,经理的赞赏使他觉得自己非同一般。在日常工作中,他开始不和其他同事交往、沟通,一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样子,在公司里独来独往。
这位员工的态度使得同事们渐渐疏离了他,都不愿意与他合作。于是,他成了被孤立的人,在许多事情上都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在一次业务办理中,由于他判断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同事的讥笑、经理的恼怒,使他无法再继续待下去,他很不体面地自行辞职离开了公司。聪明的人融入团队,孤傲的人被团队抛弃。荣誉是优秀的象征,当你取得成绩,拥有荣誉时,更应该戒骄戒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与同事相互支持、帮助,以巩固已得的一切,因为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任何地方。
在团队中,你还要注意培养与同事之间的感情,多跟同事分享对工作的看法,多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不要自命清高成为孤家寡人,要跟每一位同事都保持友好的关系。在团队中,如果你自己被孤立起来,那将是件很危险的事。在一个花园里,美丽的红玫瑰引来了人们驻足欣赏,红玫瑰为此感到骄傲。红玫瑰旁边一直蹲着一只花青蛙,红玫瑰嫌它跟自己的美丽不谐调,强烈要求青蛙立即从她身边走开。青蛙只好顺从地离开了。
没过多久,青蛙经过红玫瑰身边,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谢,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青蛙说:“你看起来很不好,发生了什么事情?”红玫瑰答道:“自从你走后,虫子每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美丽了。”青蛙说:“当然了,我在这里的时候帮你把它们都吃掉,你才成了花园里最漂亮的花。”有许多人都像红玫瑰一样自命清高,总认为别人对自己一点作用都没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的地方。一个团队的成员不应该只注意个人名下的辉煌业绩,而是要看到在其背后的团队支持。
美国劳工部的一份报告指出:“团队合作是一种劳动技能,应该在学校里受到更多的重视。不管对个人在工作职位上的成功,还是美国企业与国内外对手竞争的胜利,这项新技能的传授是很必要的。”企业发展最终靠的是全体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团队才有个人,每个人都要积极融入到团队中。
融入是一种双方的相互认可、相互接纳,并形成行为方式上的互补互动性和协调一致性。自制力强、感悟力好的人,融入得自然和谐、顺乎情理,被群体接受的程度就高,因此就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作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你,在团队这个大家庭里必须融入群体中去,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张三在学校时是班上的优等生,参加工作后,常常恃才傲物,个性强硬。当时和他一起进入公司工作的还有李四,李四和张三一样也非常优秀,然而到了工作单位之后,他看到身边的人都很朴实地工作,于是他就收敛自己,朴实工作,连喜欢抽烟的毛病也因办公室无人抽烟而戒掉了,他还主动热情地和同事交往,很快就赢得了同事和上司的喜欢。
到年终评选优秀员工的奖励大会上,由于李四的优秀业绩和同事的支持,他受到了表彰。张三也非常努力工作,甚至工作成绩比李四还好,可是由于他与同事关系处得不是太好,上司不喜欢他等原因,在评选大会上他一票也没得到,好成绩也没受到表彰。
张三认为自己不受重视,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辞职而去。离开这家公司后,他走了几个地方,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为此深感懊恼。他的失败在于,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去。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不易融入团队。因为自我感觉良好,不愿与人合作,如果再一意孤行,不但会使自己孤立,也容易被倡导“团队精神”的职业社会所抛弃。一个人如果感到很难融入团队中来,可能他自身存在一些问题。这时不妨从自己身上找出原因,并马上改过来。下面这个寓言故事能给人一些启示:一只乌鸦在觅食时看见一只猫头鹰飞了过来。大白天见到猫头鹰真是一件怪事,于是乌鸦便问道:“猫头鹰老弟,你怎么这么匆忙,要赶去哪里呀?”
猫头鹰说:“我呀,正在搬家呢!我要搬到西边的树林去。”
乌鸦感到不理解:“好好的搬什么家呀?”
猫头鹰回答说:“你哪里知道我的苦衷啊。我喜欢在夜里唱歌,东边的动物都讨厌我。它们嫌我不睡觉,还说我的歌声难听,吵得它们不能安心睡觉。我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所以就主动往西边树林里搬。”
乌鸦一听明白了,于是对猫头鹰说:“你就是搬到西边的树林里,不久还会再一次被赶出来。说起来咱俩的遭遇还真有点相似。我以前也是爱唱歌,虽说不像你那样在夜里,但也同样得罪一帮人。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不怪别人,而全在我自己。就拿你来说吧,你本来可以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和其他动物一样。如果尝试过后还不行,你还可以在晚上不唱歌了,真是一时嘴痒想一展歌喉,那就尽量唱一些轻柔好听的歌。如果这三个本质问题能够改变的话,你就会受到欢迎,而根本用不着到处搬家。”在一些企业,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感慨工作环境不好,总有些无法融入到团队而频繁地跳来跳去的人,这些人也没有几个做得很优秀。原因就是没有找到自己与工作不合拍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没有从根源上想办法去解决它。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优缺点都不尽相同,你应该去积极寻找团队成员中积极的品质,并且学习它,让自己的缺点和消极品质在团队合作中被消灭。你应该时常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比如自己是不是还是那么对人冷漠,或者还是那么言辞锋利。这些缺点在单兵作战时可能还能被人忍受,但在团队合作中会成为你进一步成长的障碍。如果你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就要注意改正。
职场有个“天条”:你有多少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认可你,谁愿意用你。
成功人士都经历过从“能干的人”到“团队好伙伴”的过程,人在职场往上走的过程,其实就是被团队认可的过程!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10:20

第三卷 公司利益第一,团队荣誉至上
不要为自己盘算。应该仔细想一想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企业里最有用的人。
——巴克莱全球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丹恩
当初,艾德博士在柯达公司做研发工程师,他想把儿子的生日派对录下来,不仅要装设摄影机,还要辛苦地架起照明灯,真是费力又劳神,而且炽热的灯泡也常让周遭的人受不了。
他很想改良家里的家庭摄影机,以便在室内拍摄时不需要用到强力的照明灯。艾德想要设计出只要在室内灯光下就可以拍摄的摄影机和感光灵敏的影片胶卷,他称之为“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影机”。
有一天,董事长乔纳博士视察研发部门。他走到艾德身边问道:“做得如何?”当时艾德手上正负责一项放映机计划。“真高兴你问了我,我对家庭摄影机有些新构想。”艾德说,此话引起乔纳博士的兴趣,希望知道艾德更多的想法。
艾德继续谈论他关于“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影机”的构想,分析市场的特性,以及为何此计划能符合公司长期策略。这番话让乔纳博士印象深刻,在匆促中仍记下重点。数星期后,这项计划竟然成形了。公司内各环节悄悄地打通,这项“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影机”竟成了研发部门的第一优先计划。
艾德的创新构想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一直到摄录放影机(V8)这项新科技出现前,“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影机”都是该公司最重要、也是利润最高的产品。艾德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好构想,而且他也想到如何让计划更能给公司创造效益。在有些公司,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作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去。正是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公司拖垮。
维护公司利益和荣誉,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毫无疑问,一个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保持“公司利益第一,团队荣誉至上”职业观的员工,哪怕其能力在某些方面稍微欠缺一些。一个员工固然需要精明能干,但再有能力的员工,不以公司利益为重仍然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员工。
一个能力非常强的员工,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那早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工作中,有些岗位可以有机会挣到一些额外的收入,有些员工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抱着能挣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不顾公司的利益来者不拒,还以为老板看不见。或许老板一时看不见,但不会时时都看不见。小钱是某公司成立时第一个入职的,学历高、水平高,人也灵活,老板很看重他。由于公司规模小,很多杂务都由职员兼顾着做了。老板经常派小钱去采购一些办公用品,这时候,小钱发现了工作中隐藏的为自己增加收入的机会,在感受着“上帝”滋味的同时,时不时还能拿点回扣得点“好处”。
有一次,公司的宣传彩报设计好后,老板很满意,吩咐小钱马上找印刷厂印出来。和印刷厂的业务员讲好价后,小钱提出了一个要求,开票时多开200元钱入自己的口袋。公司业务不断发展,老板扩大了公司规模,租用了一幢六层楼房作为公司办公场地。老板领大家看楼时,边说着自己的计划边请大家当参谋。小钱在一旁喜不自禁,心想,如此大批量购置办公设备,那“好处”……
半个月后,小钱终于等到了老板召见的时刻,心想正是新办公楼购置设备的日子,高兴得一步三跳着进了老板的办公室。老板请他坐下后,微微笑着说:“小钱,我记得你是第一个入职公司的,这两年公司发展到今天,你功不可没啊。”
小钱谦虚地应着。老板继续说:“公司马上就要鸟枪换炮了,其实你是个很能干的人,老实说我还有点舍不得。”小钱感觉不对路,果然,老板递给他一个装有结清他工资的信封。
老板说:“公司发展了,完善管理是必须的,对那些有贡献的员工也该升职加薪了,对你的去留,我充满矛盾,留则给个高位,但我又担心你的可靠,所以……”小钱万没料到,平日里忙得不可开交的老板竟然对他占公司便宜的事情了如指掌。小钱在公司最辉煌的时候被炒了,离开公司那天,他后悔不已。身在职场,平时的表现就是你的得分,到时候这分数就起了关键的作用。私心过重往往会损害单位的利益,并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甚至会产生腐败行为,因此这类人很难得到领导的提拔。
有荣誉感的员工会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绝不会为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团队的整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团队需要什么,他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会受欢迎。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个人品质问题,也会关系到公司和企业利益,以及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
巴克莱全球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帕特里·丹恩女士告诉她的员工们:“不要为自己盘算。应该仔细想一想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企业里最有用的人。”有荣誉感的员工都知道,只有公司强大了,自己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事实上,有这样想法的员工才有可能被真正地委以重任。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以公司为荣的荣誉感,他就不能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能成为一个积极进取、自动自发的人,不能为企业争取荣誉、创造荣誉。事实上,只要我们把组织利益放在第一位,企业同样会给予我们荣誉。在争取荣誉、创造荣誉、捍卫荣誉、保持荣誉的过程中,我们个人也能不知不觉地融入到集体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10:35

第三卷 先要被别人认可

在职场中,我们要不断地问自己这样一组问题:别人认识我吗?别人认可我吗?别人需要我吗?因为不管一个人能力多高,都要以被别人认可及社会或市场需要为前提。
个人要想发展,首先要找到一个能帮助他的支撑体系。比如“超女”的走红,并不在于她们自身水平的高低,因为就全国来讲,唱歌唱得好的人有的是,比她们漂亮的也有的是,但为什么只有那么几个人能够走红?因为她们背靠的是一个强势的媒体,在走向大众之前,她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被这个媒体所认可。只有被一个强势媒体认可,她们才得以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接受人们的欢呼。
再比如神舟飞船的英雄宇航员们,他们的成功,是几十万科研工作者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为什么只有他们能够成为航天英雄?因为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与身体的锻炼,以及对时机的把握,被相关部门认可,才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所以我们不要有“怀才不遇”的心态,没人发现你的价值,你就没有价值,聪明的人都会找到让别人认可的方法。经常有人问我:怎么做才能达到“薪酬百万”?我说,这很简单,看看哪些岗位能达到你要求的,然后去争取。但需要明白的是:你的身价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是支付你薪水的人说了算的。
李开复刚到微软时,就通过请部门里的人吃饭,并请教工作中问题,慢慢在周围建立起一个认可他的职业圈子。
在公司里,所有员工都要以实现为团队创造应有的价值为其发展的基础,不能为所在团队创造价值,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员工又谈何体现自身价值?


作者: 天方夜谈    时间: 2010-1-13 10:45

第三卷 聪明工作的三张筛子
职场成功人物很多,成功的道路也都不同,不过,他们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有聪明、高效的思维方式。他们不是什么都做,而是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去做到最好。换句话说,他们是首先用筛子对可以做的事做了筛选,然后才做。
成功的筛子有这么几张:
1)角色比能力重要。能力是可以培养、提升的,角色则要靠得到认可。能力再好,也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以现在的教育水平,大家在能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企业也会通过知识管理、客户资源管理来弱化员工个人的关键作用。这样,你能否被信任,就最为重要了。
2)选择比拼命重要。职场竞争激烈,大家都很努力,态度都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的就是你的工作结果,你能否在竞争中胜出,就看你会不会选择投入产出最划算的方式去做。
3)做到位比做多重要。有些人喜欢讲:我尽力了……在工作状态下,这是老板非常讨厌的“托词”!一件事,你做了又没完成,没做到位,还要让别人给你擦屁股,那带来的结果更糟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记住,在企业里面,只有功劳,没有苦劳。努力做事是必须的,聪明做事是必要的。努力+聪明,你的职业生涯一定是光明的。
聪明工作的两种常用方法

第一:SMART工作法
·S-Specific特定的、范围明确的,而不是宽泛的;
·M-Measurable可以度量的,不是模糊的;
·A-Attainable可实现的,不是理想化的;
·R-Result-based基于结果而非行为或过程;
·T-Time-based有时间限制,而不是遥遥无期的。第二:KISS原则
分析任何事,想3个层次的问题:
1?还值得继续做么?
2?还能做得更好么?
3?还能做得更简单么?
总结起来,就是:KEEPITSIMPLE,STUPID!


作者: zeng_yuan    时间: 2011-11-24 09:33

顶起来,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http://www.chinacsra.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