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象老板一样思考过去有一句话:“理解万岁!”这本来是口号年代之后的一句口号,可是却道出了原来不被理解,后来被理解的人那种心情的释放。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去理解别人。理解的最好角度是站在被理解的一方去思考,即所谓的“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别人处理问题的立场和出发点,这对于营造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环境是极其有用的。 作为公司的员工,从你一开始进入公司那一天起,你就要开始在理解公司和公司的人,从公司的规章制度、产品特征、市场实力到公司文化都要尽力去理解。进而还要理解你的同事、你的上司、你的老板,理解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脾气秉性、工作作风、性格特征。有时候在工作中还需要理解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处理问题,而不是象你想象的那样。 老板也是人,他考虑的问题可能比一般员工更多,因为他涉及的方面多,与他打交道的当事人多。员工和老板之间是什么关系?直观地,当然是雇佣关系,而实际上是在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经营成果。毕竟那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年代已经过去,老板和公司员工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互信的关系。当然并不是说要对那种长期拖欠工资的老板也一味地迁就,而是说当公司真的有困难的时候,只要老板能够给我们推心置腹地讲清楚,让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也应该体谅老板的艰辛和困难。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为老板分忧。 别看中国人都喜欢做老板,其实,做老板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做老板要投资,自己资本金往往不够,还要去融资。谁肯借钱给他?谁肯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谁相信他一定能赚回钱来?万一他亏损了,血本无归怎么办?这些都是风险。可这些风险只有老板去承担,员工一般不必为此承担责任。因为再优秀的员工,他的知识和技能也只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是不具有可抵押性的。也就是说,真的在公司亏损破产抵债的时候,工人本身是不可能拿去抵债的,真正可以拿去抵债的是老板家的财产。 老板开公司,首要的和直接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从事慈善事业。老板其实不需要为没有工作的人设立工作岗位,再为他们发工资和奖金。老板生产商品,千辛万苦地买出去,挣回来钱了以后,首先要缴税,接着要给员工开工资,还要还贷款,有没有剩余也很难说的。原来投资的哪些资金,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能不能按照预期的设想过三五年就收回来成本?在老板那里也始终是个问号。 老板顶着天大的风险开公司,设工厂,招聘员工为市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当然是要赚钱的。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正是有了这种利益驱动,才有了老板的辛苦和创新的努力。 老板不仅要花钱建工厂,购置机器设备,买原材料,还要招聘员工,组织生产,开拓市场,推销产品,再加上到银行借贷,到工商、税务和各类政府主管部门登记审批。这些不仅辛苦,不胜其烦,还需要特殊的能力,譬如组织能力、公关能力、企划能力、融资能力、管理能力等等。 有一句歌词说:大丈夫,不好做,再痛苦,也不说。其实做老板也一样,应该是:公司老板不好做,再苦再难也不说。你看见有几个老板在自己员工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这么多年,我容易吗我?”所以,如果你对老板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如果你能够理解管理者肩上的压力,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把你看作是公司的支柱。 因此,这里提出换位思考,也就是要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充分理解老板的苦衷。如果你是老板,我想你肯定也希望当自己不在的时候,公司的员工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塌实工作,各自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时刻注意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你就可以一心一意处理好外面的事情。 同时,如果你是公司老板,当你派出你的公司人员到各地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也希望他们个个都像罗文一样,能够把信安全地送给加西亚。以保证公司的业务顺利开展,公司的盈利能够节节上升。 既然你这样希望你的员工去做,那么,当你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老板既然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岗位,为我们发工资和奖金,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公司的事情做好。 特别是当老板不在的时候,你就应当把自己当做公司的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