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签劳动合同,监管无力,政令只能落得“一地鸡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5 18: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年4月至11月期间,北京、重庆、上海、深圳4个中心城市的大学师生合作完成了一份4个城市建筑工人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有75.6%的受调查建筑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专家称无劳动合同成为讨薪难首要原因。(《中国青年报》12月13日)

这份由大学师生完成的调查报告,虽然不是来自官方,但仅凭公众朴素的感情,恐怕也会先入为主,认定其权威性不逊色于官方提供的数字。

75%的建筑工人无劳动合同,这样的调查报告太蹊跷了!因为早在2005年,原建设部印发《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指出,从2005年7月1日起,用3年时间取消“包工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按规定,到2008年,全国的“包工头”必须退市,施工方必须按照劳动法规与建筑工人签订劳动合同。现在已是2011年,“包工头”为何还不退市?建筑工人无劳动合同现象咋还没绝迹?

再说工资发放方式,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在2004年明确规定,“企业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但是,现在的建筑工人为何还是跟着“包工头”的屁股要“狗肉账”?

农民工讨薪难,不是难在一年两年,为了遏制欠薪和讨薪难现象,多年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予以规范的政策,不可谓不详尽,比如,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按月发放薪酬、工资直接发给农民工本人等,但这些利好的“政令”出笼已N年,缘何还HOLD不住欠薪?75%建筑工人无劳动合同的事实告诉我们:出台的诸多“政令”动辄沦为“鸡毛掸子”,在具体执行中被闲置、废弃,建筑工人讨薪,焉能不遭遇“一地鸡毛”?

其实延伸一下,再看看整个建筑市场监管吧!一项工程从立项、规划、设计,再到施工管理、验收等,无论哪个环节,都建有完善的制度予以规范,譬如禁止肢解工程,严禁违法分包等等,假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都能严格依照政策法律办事,何来那么多“豆腐渣”工程和欠薪现象?又怎么会频发安全事故?

当然,还可以继续延伸,诸如“三公消费”治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药价虚高等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痼疾,我们总是习惯把“罪责”推诿给制度漏洞和法规的不完善,似乎,千错万错,都是制度设计缺陷和法规不完善的错,就是不去反省人之过错。制度、法规再好,也要人去严格执行和落实的,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假如相关部门懒政惰政,总是拿着“政令”当“鸡毛掸”,折腾的结果只能是:市场监管无为,落上“一地鸡毛”。

政令动辄沦为“鸡毛掸”,让市场落上“一地鸡毛”,根子在于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和问责机制存有缺陷。时下,一些公务员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缺乏严厉的问责机制,助长一些官员不作为现象的泛滥。比如,遏制建筑业欠薪的诸多“政令”被闲置,相关官员理应被严厉问责,如勒令辞职等。如此,欠薪的荒诞闹剧,还能没完没了地上演吗?

与其每年春节前后搞“运动式”讨薪,还不如在平时严厉问责那些不作为、拿着“政令”当“鸡毛掸”的官员,能更有效地解决欠薪顽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惠铭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发表于 2011-12-15 20:08:24 | 只看该作者
你讲政策,我来对策,看谁忽悠过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6-2 17:36 , Processed in 0.1412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