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xiaow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研究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2:10:43 | 只看该作者
3.1.4 环境责任

个别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较少考虑环境保护。有的企业还靠污染环境来致富,将利润建立在污染环境的基础上。有的民营企业在工厂选址、开办和关闭的问题上,根本不顾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利益,没有充分意识到或者无视其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向外肆意排放“三废”,使当地的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这种不顾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给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伤害。对资源的使用不够节约,对资源的管理也欠科学,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紧张。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年的环境统计年报表明:全国污染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2:11:10 | 只看该作者
3.1.5 慈善责任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虽然有一部分表现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心,并做出一定贡献,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群体。而且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社会责任观往往过于狭隘,只是强调对企业所属地域和特定人群的责任,并没有从更广、更高的层次上来考虑企业社会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民营企业的社会公益行为多从自我需要的层面来考虑,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带着“做善事”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功利意识,甚至还带有很强的政治功利。
由上可知,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程度还处于低层次,不仅没有有效履行法律责任,而且在满足社会需求等经济责任方面也有很多欠缺,更不用谈履行伦理责任了。民营企业不仅没有真正对股东负责,也没有较好地承担起对政府、社区、员工、消费者以及环境的责任。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2:11:37 | 只看该作者
3.2 原因分析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这一现象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有我国经济体制本身的问题外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又有政府的因素,也和消费者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有关。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监管不力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3.2.1 政府层面

首先,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短期行为。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轨期,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的政策影响着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政府政策越不确定,企业就越追求短期利益。在当前阶段,一些政策的制订是为了短期的需要,而不是出于长远的战略的考虑。政府这种短期行为,使得企业对发展前景缺乏长期的、稳定的预期,自然就会去追求短期的、眼前的利益,抱着能赚就赚的心态去经营企业。这样一来,企业的诚信就不可能高,也就缺乏社会责任建设。其次,政府监管不够。虽然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制定一部分相关的经济法律,如《公司法》《环境保护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以规范企业行为,但是,地方政府过于追求GDP,只注重于民营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民营企业的守法行为监督力度不够。地方政府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明明知道某些民营企业排污不达标,产品不合格,但为了累积数字业绩,保住当地税收,便对这些责任外化现象视而不见,从而助长了一些民营企业逃避社会责任。这种迁就形成对违法者的纵容和对守法者的不公,就不能对遵纪守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有的激励。此外,部分地方政府片面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含义,在放宽管理的同时,没有加强监管。再次,政府的推动力不足。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成立正式的社会责任组织,没有颁布国际上承认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不得不接受跨国公司要求的有关于社会责任标准审核。面对社会责任审核,我国企业不得不交纳昂贵的审核费用,而且不同跨国公司的审核范围和标准不一样,还要经受多轮的企业社会责任审核。企业关注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社会属性和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除了经营者自身的道德良知和长远眼光外,还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2:12:02 | 只看该作者
3.2.2 企业自身

首先,民营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认为,只要企业盈利,向国家纳税,就在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硬道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是软道理,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必要的。民营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过于关注短期利益,把企业盈利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立起来,企图通过各种方式赢得利润,放弃了社会责任的履行。大多数民营企业主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员工安全保障、工作条件改善、社会保险以及法定的福利待遇中。
其次,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产物,没有像国有企业那样的计划和行政约束,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机制得以强化,而企业内部又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监督制衡机制,因而造成企业的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等问题全由企业老板说了算。企业违法用工、不买社会保险、不按劳动力市场价格指导标准发放工资、不注重劳动安全等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就在所难免了。
再次,民营企业资源相对匮乏,加大了承担社会责任的难度。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在各方面资源均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尤其是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生存成为第一要务。因而,很难在严峻而又现实的生存压力面前谈社会责任。因为满足社会责任的成本相当高。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人才缺乏,无力购买相应的治污环保设备和检测设备,从而导致产品质量差,对环境污重。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2:12:29 | 只看该作者
3.2.3 员工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淡薄

作为民营企业行为的受害者,消费者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即便有法律意识,但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对不公平待遇忍气吞声。这也是民营企业不履行基本社会责任的原因之一。国内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看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变本加厉地亏待员工。大多企业员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或者苦于没有一技之长而只好忍受现状,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不提供或仅提供简陋的工作环境、不尊重员工、拖欠工人工资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情况的发生。消费者在商品遇到假货,感觉上当受骗时,虽有一些人不甘受骗,走上维权之路,但是多数人苦于维权程序烦琐、维权成本较高,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选择自认倒霉。
36#
发表于 2014-10-9 12:29:41 | 只看该作者
啊,如此专业的文章,看来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支持了!
37#
发表于 2014-10-10 14:28:5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专业的东东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5:30:2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4.1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作用机制分析
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以来,有关于严重损害劳工权益的“血汗工厂”、毒食品和各种生态灾难等负面新闻被媒体传播开来,公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挽救公司形象,一些公司开始制订生产守则,规定了最低的道德标准。早期的生产守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媒体和相关社会团体对其施加的压力,减少了负面事件对公司的影响,改善了竞争环境。基于战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改善竞争环境,提升竞争优势。 成功地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离不开企业对竞争优势机制的深刻理解。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如果某个企业实施了某种战略创造了价值,这个战略是任何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都无法实施同样的战略;或者是由于具有某种具有独占性、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而获得了超出产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收益,那么就认为该企业具有某种竞争优势。本节将根据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作用机制。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5:31:07 | 只看该作者
4.1.1 外部竞争优势作用机制

外生优势作用机制延续新古典经济学的“黑箱”理论和企业同质性假设,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甚至产业的外部,比如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联性企业、成熟的供应商、充分发展的相关产业、高水平的外部研发机构、高效的政府和行业协会等,这些共同构成产业族群的核心要素。实际上是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站在行业的角度来分析,即“竞争优势外生理论”——以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效率(performance)、市场行为(conduct)为研究线索进行分析,即梅森-贝恩范式。该理论用经典的“五力模型”解释了行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并用五种作用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有公司间的竞争)分析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
该理论以竞争优势为中心,认为竞争优势是任何战略的核心所在,实施竞争战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寻求、维持、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的吸引力以及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
根据外生优势理论的观点,以企业所处产业族群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来看,族群内企业无论以单独还是集体方式通过社会责任行为改善族群构成要素,都能够对族群整体以 及所有个体企业的竞争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是改善竞争环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通常会更加关注与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社区、和研发机构的合作。企业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可以比其他非政府组织或政府机构以更低的成本实施社会责任行为,并可通过下面的途径对整个竞争环境产生积极影响:首先,改善当地社区环境与基础设施状况,增强对外地专门人才吸引力;其次通过集体行动,促进族群内支持性产业的共同发展;再次,改善当地教育和培训状况,提升当地研发机构效率、水平,为企业提供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储备和技术储备。
价值活动是构筑竞争优势的基石,如果从价值链角度考察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那么企业就需要从外部价值链上的寻找有利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实施社会责任行为以取得竞争优势。而企业外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如渠道、良好的供应链、客户关系、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关系等,对整个价值链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责任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5:31:45 | 只看该作者
4.1.2 内部竞争优势作用机制

竞争优势内生理论认为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靠企业内部知识、资源、能力的形成、积累和更新;它还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之间的异质性,而企业之间出现异质的原因在于企业拥有稀缺的、有价值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企业独占创租资源以及获取低于价值的价格,使得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开发、组合、利用和配置,使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能力禀赋而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从内生竞争优势角度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这角度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就要求企业的在制订社会责任战略时,提高员工职业意识,强调对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尊重,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能够促进企业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转变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从而让企业内部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改善企业内部竞争环境。 而作为上述理论的集大成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在生产、交换、吸收企业内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市场需求,对这些知识技能进行整合后形成的独一无二点优势能力。在长期,竞争优势来自于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大量生产其他竞争者还未预见到的、具有全新属性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在短期,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品的价格绩效贡献。随着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消费者已经开始越来越注重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属性。率先觉察到这一消费趋势,并以此为契机主动重新整合内外部资源和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企业将把握价值链的潜 在“战略环节”,培养公司新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研发、财务、人事、组织制度等各个环节,需要特别的经验,难以被轻易模仿,由此产生的企业竞争优势也更为持久。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到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在特定环境下,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并不困难,但要长期保持这种成功,就必须确保自己的战略无法被复制,或者要比他们更好的执行这些战略,即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是可持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4-26 21:53 , Processed in 0.1515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