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天方夜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式管理

[复制链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8:4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树状的组织精神第一节 树状有机系统(2)

树木由根部到树干,从树干到枝叶,都是彼此互依互长地发展,各部分都息息相关。有分工,却不会出现本位主义。树状组织,最要紧的便是从董事会(根部)到各级干部,以至于基层的员工,都纳入组织的互依互赖网。每一成员,都不是组织中乌合的一个个体,而是团体中缺一不可的连系个体。大家都深觉牵一发可能动全身,没有自己的全力配合,整个组织就会蒙受重大的损失,因而时常自我警惕:“不要因为我一个人不努力,害了大家。”树木的自然生态,以欣欣向荣为常则。树状组织,也将由于彼此互助合作,个人力求在团体中完成自我,而蓬勃发展,呈现大家所乐见的一片荣景。?
中国人在金字塔组织形态中,最常见的互扯后腿、彼此妨害、各自防卫的毛病,在树状组织形态中,由于彼此互信互赖,不会产生本位主义,而获得消减化解。枝叶能做的事,树干不要去做;树干能做的事,根部也不会去做。象征“部属会做的工作,主管不要争着去做”,十分符合管理的“例外原理”。上司处理例外性工作,而部属则处理非例外的例行性事务,彼此分工合作,才不至抢成一团而不能全盘照顾。?
树干和枝叶比较起来,要强壮得多。因为如此,根部才觉得树干十分可靠,信任它去支撑众多的枝叶而不加以怀疑,即使枝叶随风摇动,仍然相当放心。可见干部必须既有能力又表现得十分可靠,老板才会放心。否则老板放不下心,对干部多加干扰,枝叶又怎么能够信赖干部呢?员工能不能信赖干部,事实上和老板是否信任干部,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老板是否信任干部,又和干部本身是不是表现得可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靠得住的干部,老板自然放心,而员工也因而热心、信任,所以干部的修为,乃是上下合作无间的关键所在。
树根刚刚萌芽的时候,会尽量照顾它,让它成长茁壮。象征老板应该慎选干部,用心辅导、训练,采取“寓训练于授权”的方式,放手让干部去表现。树干对于枝叶,也是如此。表示各级主管,都应该用心选用合适的部属,教导他们,辅助他们,然后适才适任,指派合理的工作,放手让他们各自去表现,并且把成就感让给他们,使他们有贡献就得以开花结果,获得相当的激励。每一阶层的主管,放心让部属去自动自发,自己才有时间、有精力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自动自发。?
中国人常说“万商云集”、“顾客如云”,也惟有树状有机组织才能办到。根部代表董事会,是一切生长的总源头;只要根部活着,拥有正当经营理念,春天来临就会复苏,景气良好马上从谷底翻升。和顾客直接接触的员工,高高在上有如枝叶般矗立树顶。顾客如云,像一样飘浮不定在基层员工的顶上,象征基层员工必须好好观察顾客的表情,探究其需要,做出顾客所欢迎的产品或服务,这样,顾客便真的至上了。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8:2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树状的组织精神第一节 树状有机系统(1)

一般组织形态,不论其为委员制、首长制或混合制,还是系统制、幕僚制或混合制,从“象”的角度来分析,都是同样的“金字塔”形。不过在层级上,有多有少而已。这种金字塔形,由上而下,把它用直线(象征绳索)连系起来,看看“像”(象即像)什么像什么?像一串肉粽(如图29)。老板高高在上,用手一提,这时候所有员工,都活像被绳索套得牢牢的肉粽,非但动弹不得,不能发挥个别的潜力,而且毫无商量的余地,非要乖乖地听话不可,任凭主人提到哪里算哪里。?
在这种情况下,要员工自动自发,万一绳索断了,自己反而掉落在地上,摔烂了怎么办?何不顺势把自己“搁”在那里,只要不惹事,日子好过得很。?
顾客很少和老板接触,大多和第一线员工打交道,于是顾客的位置,被压得很低,根本谈不到“顾客至上”。何况被绑得死死的基层员工,自己都动不起来,哪里能够为顾客做什么服务呢?到头来只能口头上喊喊罢了。?
中国式管理的组织形态,自古以来,就是呈现树状的有机系统。我们从“干部”着手研究,为什么叫做“干”部?因为他们有如树干,正好担当树干的部位。老板是树头,所以称为头家,常常隐而不现,或者半隐半现,好像树的根部那样。?
树状组织并不是西方所说的“倒金字塔结构”(invested pyra-mid structure),因为它不一定那样刻板,再怎样倒也要维持金字塔形。树木的生长,随着外在环境的变迁,呈现参差不齐的发展状态,该茂盛处自然茂盛,该枯萎时宜枯萎。树状组织同样因应目标的变革,应该发展的部门,尽量扩大延伸;必须合并或裁撤的部门,也要让它萎缩或关闭,以符合实际的需求。?
根部吸收水分,源源不断地供应树干;树干也毫不保留地让枝叶予取予求。这种精神契合中国人“我支持你,你放手去做”的民族性。上司惟有抱持“你办事,我放心”的心态,部属才肯尽心尽力。若是事无大小,都要请示;样样事情,都要设法牵制,部属就会还以“公事公办”的因循苟且、等因奉此的态度,而不求上进。至于上司如何才能放心,不至被信任的部属所欺骗,那是上司的功夫,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开花结果是枝叶的事,树干向来不与枝叶争绿夺艳。可见干部的第一修养,在“不与员工争功劳”。干部权大位高,当然有机会也有能力抢夺部属的功劳,但是一次、两次下来,部属就不想表现了。因为他觉得反正再努力也没有功劳,何必拼命为上司争光彩??
把成就感让给部属,才能够引起部属强烈的参与感。惟有员工热心参与,干部才能够称心如意地推行组织所欲达成的任务,顺利完成预期的目标。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8:1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树状的组织精神引子

管理是什么?如果从事态发展的过程来看,管理就是“从现况走向未来的历程”。?
单独一个人走向未来的,称为生涯规划。表示自己的未来,由自己来规划,来创造,来完成。?
团体的未来,不能依赖个人的力量,否则无法发挥群策群力的效果。这时候为了聚合群力,必须把众人组织起来。?
世界上最庞大、最优秀、最灵活、最有效的组织,莫过于天地。最伟大的经营者,便是经营自然的天。领导者敬天、法天、事天,组织才能够像天地自然那样丰富盛大,持续地无限发展。?
具体而微的事实,则是树木。它的组织精神,十分值得我们重视。首先必须避免上侵下职,以免主管劳累,而部属却有力使不出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于是员工就要以具体的行动,来安上级的心,使主管敢于放手让部属去做事。部属还应该对上司有信心,让职位愈高的上司,拥有愈大的弹性,却不视为特权而加以制衡。组织内部,固然要像树一般互依互赖,对外的策略联盟,也应该保持委曲求全的心态,缔造合中有分,而分中也有合的关系。把组织看做人员和工作的结合,也就是人和事的配合。既然以人为主,就必须因人设事,不必因为西方人重视因事找人而有所避讳。?
我们在树木的组织中,完全看不出我们所担心害怕的本位主义。既分工又合作,使得树木欣欣向荣。各部分之间完全站在合的立场来分,依整体的目标来各尽其力,并且充分配合。云施雨露,由树叶尽情吸收。地下水源由树根向上供应,各取所需,也各尽所能。有组织还要更进一步表现出有效的组织力,以免徒然拥有组织的形式,却无法结合成员的力量,发挥不了实际的组织功能。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8: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第六节 人人都合理地阳奉阴违(2)

上级的指示是正确可行的,部属当然没有理由加以变更。这时候上司所说的,永远都对,下面还要加上“赶快认真地将上司所说的付诸实现”。上级的指示如果不正确、不可行,部属就不应该盲目依照上级指示去执行,因为不良的后果,仍旧需要部属自己来承担。在中国社会,只有“执行不力”,而没有“决策错误”,这是大家必须提高警觉的。上级的决策有所偏差,甚至发生重大的错误,部属在执行的时候,应该用心加以调整,使其产生“歪打正着”的效果,上司才会欣慰嘉勉。?
自古以来,上有政策而下有对策,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事实。为求政策有效落实,不采取若干对策,行得通吗?合理的调整,其实才是有效执行上级指示的保证。不过,这种行为,基于维护上级面子起见,通常“只能做,不许说”。 嘴巴一定要说“依法办理”,而实际上经常“因时制宜”,称为“变通”,而目的则千篇一律,在求合理有效。?
这种行为,不是阳奉阴违吗?自然不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这样说,太可怕了,也太危险了。请问:谁敢承认自己阳奉阴违?那一个人不是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依照指示办事?上级的面子十分重要,对不对??
中庸之道,说起来就是“合理主义”。中国人的事情,很难说对错,大多数是“合理就好”。?
过分阳奉阴违,或者为求私利,为满足私人的欲望而阳奉阴违,当然罪不可赦。但是太小幅度的阳奉阴违,有时调整得不够大,弯转得不够快,同样要负起“不用心”的罪名。不用心什么,不用心阳奉阴违罢了。?
过与不及,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合理的阳奉阴违,才合乎合理主义的要求。?
以人为主的中国式管理,讲求人的密切配合。人人都有自主的欲望,也都十分喜欢自动。因此中国式管理。上司的规定,只是品质管制的范围,部属应该在上司规定的范围内,发挥自主的精神,采取自动的态度,自行衡情论理,用心地把事做到合理的地步。?
中国人常说“努力工作没有用”。因为努力工作,大多依据上级的规定,自己不动脑筋,结果常常令上司失望,所以觉得没有用。我们认为“用心做事才要紧”。由于一切内外环境,都时时在变动,上级下定决心,做成决策之后,许多变数又陆陆续续产生,这时候盲目地依循上级指示去做,岂非陷上司于不义?也就是将责任踢回去,让上司承受决策错误的责任,上司当然不甘心、怀恨、埋怨部属不负责任,也是合理的反应。部属接受工作指派之后,应该随时注意不断产生的变数,用心去调整。在不违背上级的大原则之下,自动设法,自主决定,使工作做得合理。相信上司所期待、所欣赏、所赞许的部属,正是这种能够合理地采取对策,祈求有效落实上级政策的人才。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7: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第六节 人人都合理地阳奉阴违(1)

上司与部属之间,要求“一团和气”,却必须提防“一事无成”。上下和谐相处,凡事打哈哈,有意见不好意思说出来,遇到问题能躲即躲,躲不过彼此推、拖、拉,能处理到什么样的地步,都把着“虽然不满意,勉强能接受”的心态,成为典型的和稀泥,是中国式管理的恶瘤,必须妥为预防,或者及早去除。?
部属凡事唯唯诺诺,一切遵照上级的规定办事,是十足的奴才,迟早连累主管,祸及组织,伤害大家的和气。乖乖牌、听话、没有意见的部属,不受上司器重。有意见,马上就表示出来,称为顶撞。喜欢顶撞上司的部属,不用算八字,一字横死,迟早死于非命,而且不会太久。因为上司承受不了,面子太难看,终久要翻脸无情,下毒手。职位越高,这种可能性越大。?
中国式管理的特色之一,在以人为主。于是上司、部属这种人与人间的关系,显得特别重要。和直属上司处不好,哪怕有天大的本领,也施展不出来。上司运用“应该让他做的事情,偏偏不让他做”的“冰冻策略”,一下子就把部属变成“急冻人”,所有能力冰冻起来,还能有什么作为?再依据工作说明书(职掌表)的最后一条“其他”,“把不应该给他做的事情指派给他”,让他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若不自动辞职,便要忍受煎熬,轻轻松松地把部属赶走或逼疯。对上司百依百顺的部属,命运也十分坎坷。上司不但把他当做奴才,高兴怎样指使,便随意加以调遣。部属稍有抗拒,上司就痛加斥责,毫不留情。本来嘛,对奴才何必讲究礼貌?更不需要将心比心,为他设想。?
这时候中国人“把二看成三”的智慧,充分派上用场。部属应该在“顶撞”所造成的“叛逆”罪状,和“听话”所形成的“奴才”命运之中,走出第三条路来。既不当叛逆,又不做奴才,那该怎样办呢?说起来相当可笑,合理地阳奉阴违,不就是中庸
之道吗??
上司所说的,永远都对,有意见很可能被当做叛逆。曹操当年亲征孙权,某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大宴诸侯于船上。高兴之余,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扬州判史刘馥劝说:“大军相当之际,将士用命之时,丞相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曹操大怒,当场将刘馥刺死。虽然第二天懊悔不已,一条命已经呜呼哀哉。类似的情况,自古迄今,一直未有改变。
现在不能杀人,却也有一大套整人的办法,令人比死还要难过,何苦以自身相试!不如明哲保身,牢牢记住这一条准则。就算老板叫我去死,我也要答应“好”,反正不去死他也没有办法,何必嘴硬,跟老板逞强!?
但是,上司所说的,永远都对,并不表示一定要完全遵从上司的指令去实践。因为中国人惯例,上司所要求的,是成果,而不是服从。不服从不行,效果不好更加不允许。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部属百分之百遵照规定去做而效果不佳时,上司经常不屑地取笑:“规定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稍微改变一下都不会,到底有没有脑筋?”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样的话语:“我叫你这样这样,你就真的这样这样?如果我叫你去死,你会不会去死呢?”可见老板的指示,并没有严格要求部属彻底遵行的意思。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7: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第五节 志同道合才能合理应变(2)

由于水镜先生的启发,刘备警觉到决策人才是各类人才中的关键人物。他决心三顾孔明,以实际行动来宣示他礼聘高明的决心。但是,同样志同道合的关羽和张飞,在心理上并没有同样的觉醒。以至第一顾时,两人都有些不耐烦;第二顾时,张飞开始发脾气;到了第三次拜访时,关张二人都极为不高兴。如果刘备不能及时制止,或者根本制止不了,甚至采用民主的多数表决,这一段访才佳话,大概就半途而废了。诸葛孔明也用不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分天下的故事,也无从说起了。刘备毕竟具有大哥的威望,而关张二人也富于伦理的素养,终于三位一体,打动了孔明的心,慨然应允。?
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是最好的组织形态。三人共同塑造组织文化,这才吸引赵云、黄忠等人才,乐于投入。这些志同道合的人,造成了蜀国,名列第三大。创造出当时的大变局,则是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士,适时合理应变,所缔造的丰硕果实。?
但是,从三顾孔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结义的兄弟,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相当分歧。在刘备心目中,孔明是安天下的奇才;而在关羽心中,孔明不过徒有虚名;张飞更把孔明看成一般村夫。员工不了解干部的心思,干部不明白老板的想法,乃是常见的事实。?
管理需要伦理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格外分明。刘备适时制止两位弟弟的无理,合理地应变,顺利地完成不寻常的求才举动。组织内有人能够拍板定案,才有决策之可言。若是纷纷扰扰,七嘴八舌,今天决定明天还可以翻案,哪里有什么应变的力量?拍板定案的决策者,拥有最后裁决权。在志同道合的组织成员中,是不可或缺的首脑。?
老板可以自己充当决策者,也可以委由他人来代为决策。刘备请到孔明以后,自己认为如鱼得水,把一切决策权,都委之于他。曹操就不一样,他自己决定,从不假手他人。他所信任的人,如郭嘉、程昱,不过充当可靠的助手,从来没有决策权。?
曹操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刘备的集团参与作风,都是志同道合的组织,可以采取的应变方式。但是,在一般人心中,刘备的能力虽然看似不智不勇,却能够借众人才的力量,表现出真智和大勇。就连自视甚高、骄傲成性的曹操,在刘备十分倒霉的日子里,也看出“当今世上的英雄,仅你我二人而已”。?
志同道合只是合理应变的基础,重视伦理,建立共识,才能够在遇到变动时,寻找出合理的平衡点。?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特色: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应变。不但可以因人而异、因道而异,而且同样的人员和理念,还能够因时因地而合理调整,以求制宜。?
组织如此,成员个人也不例外。这又牵涉到另一个重大的配合问题:在动态中求取平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7: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第五节 志同道合才能合理应变(1)

企业的规模再大,也不过是少数人的结合。行政组织再庞大,真正可以左右大局的,只有那极少数的首脑人物。要求合理应变,其实只有一个十分简单的要诀,可以说放诸世界而皆准,突破时空的限制,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亲贤臣而远小人。也就是自古流传迄今,代代都被一再重复强调的:亲贤远佞。?
诸葛孔明对后主刘阿斗的建议,在出师表上说得十分清楚:“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唐朝名相魏征说过:“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进,小人尽退。”国之将亡,则妖孽把持朝政,君子遭受排斥,忠良尽遭谗害,岂有不灭亡的道理??
志同道合,是组织的首要条件。乌合之众,就算看起来乌压压一大堆人头,而各怀鬼胎,各有不同的利害标准。稍有风吹草动,即如鸟兽般散去,不算是组织。?
组织文化,便是组织成员所赖以结合聚集的“道”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独特的花样。各种组织,各有不同的道。所以同道,并不限定于正道。邪道结合,同样是志同道合,却显然与正道相违背。?
这里所说的道,当然专指正道而言。什么叫做正道?就是一切依天理,凭良心所走出来的途径,所做出来的决策,以及所坚持贯彻出来的成果。?
依孔子的标准:“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大凡善良的人,都表示欢迎、喜欢它,而那些为非作歹的坏人,都表示厌恶、不喜欢它,这就是正道。特别要加以注意的是,善良的人,大多比较谦虚、客气,不好意思抢着表达自己的意见。若非时机合适、获得相当的尊重,不容易听到他们的声音。而巧言令色的小人,最擅长以小忠、小信、小慧来凸显自己,抓住机会,就要做秀。常常呼朋结党,造成虚假的声势,以达到营私舞弊的目的。公开讨论、接受Call-In,实在和亲贤远佞背道而驰。特别是主持人的水准普遍低落的社会,贤者袖手旁观,不贤者滔滔不绝,更是难以改变的可笑事实,当年殷高宗求传说、周文王访姜子牙、刘备三顾孔明,都不是现代这种民主作风所能够如愿的。?
千人诺诺不如一人谔谔,人多未必意见就好。流行的道不一定是正道,而传统更不代表故旧得必须丢弃。可见民主只是政界人士无可奈何的一种口号,企业管理民主化则是嘴上说说,实际上行不通的东西。?
创业之初,以志同道合的少数人为伙伴。组织扩大之际,以组织文化来吸引闻风而来的同道。这样的组织,必能欣欣向荣,不断茁壮成长。?
刘备在三顾孔明之前,已经拥有天下无敌的大将关羽和张飞,然而奔走半生,仍然创业不遂,到处流浪,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他把这种不顺利的遭遇,归之于天意,说是“命途多舛,所以至此”。经过水镜先生的指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不得其才,缺乏决策的经纶济世之才。这才引起他的强烈求才欲望,诚心诚意地三顾茅庐,把孔明请下山来协助,终于完成鼎足三立的大业。跻身排名前三大,并留下一段求才的佳话。?
志同道合的积极表现,在于能够委曲求全地达成一致的协议,找出合理的应变措施。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6: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第四节 依理应变以求时刻都合理(2)

以人为主,才有办法依理应变。若是以事为主,那就只好依法办理了。因为人有脑筋,可以思索、判断,而事一旦离开了人,便变得刻板而呆定,缺乏变化。其实这正是美国式管理应变力较差,而中国式管理比较具有变动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美国式管理法治大于人治,中国式管理人治大于法治的根本差异所在。?
以人为主,还必须因道结合,才便于依理应变。如果以人为主,而这些为主的人,却各有各的理念,根本缺乏交集,而且不能相容,请问,怎么能够找出共同的理?如何寻觅出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因应方案??
只有理念相同,英雄所见略同,彼此具有共识,然后在大同小异的意见中,建立大家的“时中”,才能够顺利地依理应变,做到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地步。?
严格说起来,合理不合理,不过是一种理想性的假定。因为理本身含有相当程度的矛盾性,天底下很少不含矛盾的事物,有阴也有阳,才合乎阴阳之道。矛盾性的发展,在尚未表面化之前,不容易看得清楚,也不容易想得明白。一旦表面化,有时候已经相当僵化,不容易加以化解。所谓见仁见智,也可能是有些人看出矛盾的潜在性,有些人根本看不出来;有些人看出阴的部分,有些人却只看到阳的部分,因而争执不休,各有各的见地。最麻烦的,往往是愈知道得不多的人,愈固执自己的意见,以致自以为是,而认为自己择善固执。?
中国式管理之所以将管理与伦理结合在一起,便是看出依理应变,非注重伦理不能收到合理的效果。当今民主潮流,忽视伦理的存在,年轻人不懂事,反而说话比较大声。衡情论理,不但浅薄化而且庸俗化,可见一斑。年轻的大学教授居然在媒体上公开宣称道德良心已经起不了作用,而主持人也居于平衡报导的立场,一再邀约其登台献丑,即为理不易明的一种恶果。?
组织重视伦理,大家面对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平静地互相尊重,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把握到问题的真实性,而不致仅从问题的表面来反应。看得真实的人,往往是曲高和寡的少数,说出来能够听得真切,而又得以及时响应的并不多。以致除非受到相当的尊重,大多不愿意明白地说出来。民主最大的缺失,即在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浪费一大堆资源,说一些没有用的废话,自己总认为很热闹,很有作为,甚至很有贡献,实际上却增加成本,造成进步的阻碍,导致管理的失效,而不自知。?
民主必须加上伦理,以民主伦理代替民主法治,在变动快速的环境中,才能够凭良心依理应变,求得此时此地最为合理的时中,这是研究比较管理的时候,应该明辨的主要项目。如果不能确立此一前提要件,那么空谈依理应变,充其量只能获得品质较差、多数表决的策略,不值得识者一笑,也难以真正管理合理化。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6: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第四节 依理应变以求时刻都合理(1)

如前所述,中国式管理具有三大特色: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应变。这三大特色,其实是一以贯之,目的在依理应变,以求制宜。在变动的环境中,尤其适用。?
为什么说依理应变,而不说依法应变呢?因为从时间的观点来看,“法”是“过去”的产生;“情”是“未来”的埋伏;只有“理”才是“现在”的指标。?
所有法令规章,都是居于“过去”的经验,在“过去”的时候,所设想而订立的。往往时过境迁,执行起来就觉得窒碍难行。若是强制执行,必然引起反弹。人情是为了“未来”而设想,希望在“未来”有所获益。一旦危急,对“未来”丧失信心,大难来时各自飞的情况,远比大难来时要同担来得容易而多见。?
当前所面对的“现在”,既不能完全依据过去所订立的法来因应,也不可能寄望未来的情立即显现,发生当下生效的效果。完全依法办理,不是被视为刁难,便是被当做不用心、不负责任。寄望未来的情,即为临渴掘井,或者临时抱佛脚,反正来不及了。现在的情况,最好依“理”来应变。因为理会变动,具有弹性,可以因时制宜,产生合理的效果。?
中国式管理的总体目标,在求“时中”,就是“时时都合理”的意思。时间变动,理也跟着改变,所以随时应变,可以解释为“随着时间而合理应变”,成为中国式管理的“权变”的特色。?
依理应变必须掌握下述三个要点:?
第一,依理应变绝对不是求新求变。中国人从易经的道理当中发现:“变的结果,有80%是不好的;只有20%堪称变得良好”。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便是人生离不开“变”,而变的结果十有八九不好,因此时常不如意。求新求变偏重“变”的一面,实际上是一种偏道思想。我们必须将“变”和“不变”合起来想,从二合一中把二看成三,找出一条“不可不变,不可乱变”的合理应变途径,而不是一心一意求新求变,终久造成乱变。?
第二,依理应变要以“不变”为根本的思考点。本立而道生,只有站在“不变”的立场来思考“变”的可能,才能变到合理的地步。凡事先想“不变”,而不是先想“变”。如果不变很好,请问为什么要变?不变很好的情况下,一定要变,不就是乱变?不变不好时,当然要变。这时候再来设想怎样变法,通常比较容易持经达变,也就是依据不变的原则,来做此时此地合理的应变。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以不变为根本的思考点:能不变的部分,即不变;不能不变的部分,再来合理求变。苟非如此,多半会产生乱变的恶果。?
第三,理本身就是变动的,所以应变之时,必须先找出当前的理,而不是依照前例来处理。依理应变,大家都会讲。问题是所依何“理”,这才重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何况理随时空而变动,时间不同,理也跟着不相同。一般人之所以舍理就法,宁愿一切依法行事,便是不喜欢动脑筋,又怕负责任,或者不善于思考,惟恐找错了理,所呈现的一种无奈。有些人习惯于依例办理,按照先例依样画葫芦,实际上也是找不出此时此地的合理点,才不得不依赖先前的案例,以推卸自己的责任。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0:06: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第三节 多元化社会更需要共识(2)

一般的说法,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不到7年的公司,根本谈不上企业文化,因为什么时候要倒闭,谁也没有把握。生存期间超过7年,就需要用心建构企业文化,以期生生不息,永续经营。?
事实上,公司刚成立的时候,用不着企业文化的约束,大家在蜜月期间,自然尽心尽力,对于权利、义务,并不十分计较。当时忙于开拓市场,东西卖不卖得出去,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没有心思去想一些别的。市场没有问题,财务跟着伤脑筋起来。往往销售得越多,财务越吃紧,因为周转相当困难。大家看见老板披着风衣,抓紧手提包,经常为钱而奔忙,也就没有太多的怨言。等到市场、财务逐走上正轨,人事问题必然正式登场。原本没有意见的地方,现在也有了抱怨;本来认为无所谓的,现在也开始计较起来。于是,企业文化就成为修己安人的一套准则,也是管理有效的基础。?
在企业文化多元化社会中,组织内部形成共识的意思是企业要想生存,必须上下一心,成员具有相当接近的看法,以期步调一致,产生同心协力的效果。?
中国式管理的特色之一,是组织同仁因道结合。大家合则留,不合则去。在多元化社会中,结合少数志同道合的人,为达成同一目标而共同奋斗。?
企业和政府是不同的。政府并没有选择人民的权力,生为国民,政府一定要加以接纳,顶多在犯罪有证据,或者以莫须有罪状把他关起来,甚至于杀掉,否则必须承认他是组织的一分子,无法将他排除。企业就不是这样,有权力选择组织的成员,只让通过筛选、面试、试用的少数志同道合的分子进入公司,成为组织的一分子。企业可以选择成员,若是放弃此项权利,让不是同志,甚至于破坏分子进来任职,等于有门而不知设防,有人而各行其道,不但难以管理,而且不容易持续生存。?
社会相当一元化的时候,企业的作风稍有不同,也相去不远。社会日趋多元化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必须倍加小心,合理地加以调整。?
管理者重在决策,组织中如果没有人能够拍案定夺,样样要公听、公证,而且意见纷扰,莫衷一是,请问如何有效管理?民主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比专制政府来得缓慢,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明证。?
没有人赞成独裁,因为一个人再有智慧、有能力,也绝对不可能万能到样样精通的地步。百密一疏,稍微有一些差错,独裁的后果就不堪设想。然而,民主的历史,两百多年来也出现许多弊端,不是为资本家所控制,便是为黑道所操纵,黑金民主,大家也相当反感。中国人知道把民主和独裁合起来看,找出二合一的形态,即为专制。凡事未定案之前,十分民主,大家有意见,尽管说出来,谁都不用害怕。但是一旦拍板定案,相当独裁,这样就是这样,有意见便加以制止,违反的必定秋后算账。这种中国式的民主,其实就是专制,或者叫做开明的专制,大家为了迎合潮流,把它称为民主。以这样的形态,来建构我们的企业文化,形成我们的共识,应该比较符合实际的需要,更有助于凝聚同心,产生协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4-5-20 16:48 , Processed in 0.1423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