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3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房子里的情感毒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9 12:4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社会责任专业人士,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不能享受爱情的人生是悲凉的,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是苦涩的。当“非诚勿扰”里征婚女马诺喊出“宁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无数年轻人在悲叹,爱情已死,合同婚姻时代到来。

现实似乎正在印证这种悲情判断——— 来自全国妇联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超过40%的受访女性希望理

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七成受访女性认为男性要有房、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积蓄才能结婚。这种结果,其实是爱情与婚姻的一曲时代挽歌。

“这一代年轻人被房子招安了”,这是经常听到的慨叹。年轻人的奋斗指向,一定包括收获美好的爱情与婚姻。显然,爱情不应该简化到以公务员身份来界定对象,婚姻也不应该矮化到一座房子的高度。“嫁人就嫁公务员”、“男性无房,结婚免谈”的冰冷现实,令人情何以堪。

去年流行的电视剧《蜗居》让人们看到权力身份是怎样吞噬情感伦理的。在房子包裹的现实艰难中,漂亮的都市女孩把自己赠与权力消受,因为权力能够捆绑巨大的社会财富,可以赐予她梦想中的房子。那时,爱情成为内心隐痛。诚然,这种选择难以摆脱道德暗影。但必须承认,很多时候,道德恰是无情物,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体,终究很难完全摆脱现实利益掣肘。

这就是为什么还有不少人愿意给予一些“二奶”、“小三”同情与理解的原因。现在这种“七成女性称男方有房才嫁”现象,也应该能够很大认同。就在前两天,中国社科院才抛出“全国85%家庭买不起房”的提法,引起无数人共鸣。无疑,这是一个房价高企到让很多公民感到失望的年代,而在爱情与房子之间,就有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当那些女性婚恋选择是以牺牲感情的质量,甚至是以完全牺牲感情为代价,这种过度背离自然人性的情感,实际上是一种社会难以承受的断裂。

房子已经埋藏着危害情感与伦理的可怕毒药,它正在不断侵蚀人们的权利、利益与尊严。人这一辈子,其实真的不应该只为房子活着。但人这一辈子,如果连活在自己房子里的梦想都无法实现,或许内心就会有沉重的苍凉。毕竟,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婚姻,很多时候,都需要在自己的房子里面上演。失去房子,当然就是失去生命中一种重要的舞台。尽管一片苍白也可能书写绚丽的感情色彩,但不喜欢苍白原本就是无数人真实而自然的体验。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剥夺人性自然真实需求的罪恶肇因呢?

“嫁人就嫁公务员”的指向是权力附加值。现实又是这样吊诡。一些权力与民夺利,一些权力不愿还利于民,一些权力不肯还权于民,恰恰就是今天中国房价疯狂的一种推手。本来,公权来源于公众私权的让渡,权力在手,最应该做的就是对公众利益进行反哺。令人愤慨的是,一些权力却在贪欲过度膨胀之下,失去了起码的权力品质与伦理,在“以地生财”背后的民生疯狂掠夺中,在房价满足GDP政绩幻象中,在权力与资本合谋中,残酷剥夺了公众自然的人性情感。

我们活着,是因为有爱。我们爱着,是为了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动选择没有爱情的婚恋,的确有不道德的因子。而道德恰恰最离不开公平与公正的社会制度来培育。现在,当我们被迫饮下中国房子里的情感毒药,当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情感伦理在被不断扼杀,我们不禁担心,有太多生命沉沦于没有情爱的苍白世界,人性荒原上会出现多少的动物凶猛,而谁最后又能成为人性危机的幸免者呢?(单士兵 时事评论员)

华商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2#
发表于 2010-12-19 18:27:37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多话想说,但一时又说不出来。

先坐下一刀同学的沙发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9 22:09:1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其实偶也是,想说的话都给这作者说了哈

4#
发表于 2010-12-19 23:07:54 | 只看该作者

我总觉得,不唯物,不媚俗,坚持自己思想和灵魂的人,是值得人尊敬的。

5#
发表于 2010-12-20 00:26:0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owang在2010-12-19 23:07:54的发言:

我总觉得,不唯物,不媚俗,坚持自己思想和灵魂的人,是值得人尊敬的。

是。

只是这样的坚持是何其艰辛,因为思想和灵魂是建立在肉体和生存的基础上的。

6#
发表于 2010-12-20 00:36:2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chuhanchen在2010-12-20 00:26:07的发言:

是。

只是这样的坚持是何其艰辛,因为思想和灵魂是建立在肉体和生存的基础上的。

因为艰辛,更显珍贵。

7#
发表于 2010-12-20 00:53:42 | 只看该作者

“宁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在如今这样现实这样唯物质的社会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觉得我还是能理解的,虽然从心理上讲,我们是愿坐在宝马车里的人也是笑着的,假如这一切来之不易的话——不管是否来得名正言顺,我想,这是个以物换物,惯于交易的社会,不管用的是付出爱情、还是牺牲爱情或灵魂来交易,当坐在了宝马里,说明对方还是有“付出”。

只是,既然有牺牲爱情和灵魂来交易的勇气,就得有面对失去它们的勇气,哭,可是在表明自己失去它们后的不舍和后悔?

8#
发表于 2010-12-20 01:06:2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chuhanchen在2010-12-20 00:53:42的发言:

“宁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在如今这样现实这样唯物质的社会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觉得我还是能理解的,虽然从心理上讲,我们是愿坐在宝马车里的人也是笑着的,假如这一切来之不易的话——不管是否来得名正言顺,我想,这是个以物换物,惯于交易的社会,不管用的是付出爱情、还是牺牲爱情或灵魂来交易,当坐在了宝马里,说明对方还是有“付出”。

只是,既然有牺牲爱情和灵魂来交易的勇气,就得有面对失去它们的勇气,哭,可是在表明自己失去它们后的不舍和后悔?

如果是因失去爱民情和灵魂而哭,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因为痛的哭,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 。

而笑,却是令人向往的,即使是自行车后座上的笑。如果真是幸福的笑,我觉得环境并不重要。

每个人对笑和哭的理解不同,宝马里哭和自行车后座的笑,也许没有高低之分。

9#
发表于 2010-12-20 01:17:06 | 只看该作者

“但人这一辈子,如果连活在自己房子里的梦想都无法实现,或许内心就会有沉重的苍凉。毕竟,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婚姻,很多时候,都需要在自己的房子里面上演。失去房子,当然就是失去生命中一种重要的舞台。尽管一片苍白也可能书写绚丽的感情色彩,但不喜欢苍白原本就是无数人真实而自然的体验。”

这一段,挺有意思。

蜗牛的一辈子,不论走到哪里,都背着它的房子。可见不论是这个房子这个家,不论是作为肉体还是肉体和灵魂一起最终的归宿对它是多么的重要。

没有几个人生来就愿意放弃爱情。我想,人最开始是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带来婚姻,带来家,带来TA们需要的一切的。这些,都以一个看得见的载体——房子来承载。

可是后来,大家都发现,爱情,原来是可以和婚姻、家无关的。 一个人,可以先没有爱情、没有心灵可以安放的“家”,但必须得先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房子,然后才可以养精蓄锐,才可以去寻找其它。

如此,是不是可以更好一点理解,为什么房子对现在的人这么重要?

10#
发表于 2010-12-20 01:21:5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owang在2010-12-20 01:06:26的发言:

如果是因失去爱民情和灵魂而哭,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因为痛的哭,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 。

而笑,却是令人向往的,即使是自行车后座上的笑。如果真是幸福的笑,我觉得环境并不重要。

每个人对笑和哭的理解不同,宝马里哭和自行车后座的笑,也许没有高低之分。

是。宝马里的哭和自行车后座上的笑,都是最真实情感的表现。

不过,有谁想过,自行车后座上的笑,可以笑多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粤ICP备07511431  

GMT+8, 2025-7-9 04:26 , Processed in 0.1827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